他最少挽求了一千名宋兵的性命。
破腹病危害不大,然而老魏老了,又是文臣,染上它,哪裡好得起來,中招,送回京城治療,中途去世。
太陽傍近西山,大家一起站在龍山頂峰,用望遠鏡看著西北方向,哪裡是契丹北大王烏珍的軍隊。宋九問道:“陛下,契丹人可懼乎?”
“若他們真有信心,為何不發兵臨近太原城?”趙匡胤傲然說道。烏珍軍隊來了,不敢靠近,只能在遠處放火,然後擊鼓,意思我們遼國大軍來支援你們了,你們儘管與宋朝拼命。但這與項羽破釜沉舟一戰,那些個做壁上觀的諸候有何區別?然而宋九一想,確實這時候宋朝不那麼弱小。例如乾德三年,契丹犯易州,掠奪當地人口而走,趙匡胤大怒,派易州守軍入侵遼國,也掠奪人口,數量差不多。然後互換,契丹沒辦法,只好答應。第二年又來,趙匡胤索性派大軍深入幽州境內,耀武揚威而去。而且宋九不知道的是此時河北那邊又發生一件事,契丹不敢分兵了,大軍合為一路,一起進入河東。河北兵防空虛,河北那邊是屬於韓重贇管轄的,但分成幾個戰區,最北邊屬於李漢超管轄。他的好朋友兼手下馬仁瑀不打招呼,看到河北空虛,帶著軍隊進入平盧等地,從後來北京城西北開始,一直擄到張家口,擄來無數百姓,幾萬只馬牛羊。本來是大功一件,可馬仁瑀是違規出軍,李漢超心中不平,多少也嫉妒其戰功,不斷地告御狀,一對好朋友終於反目成仇。
這件事現在連趙匡胤也不知道,宋九心中想著,此時乃是北宋最強的軍隊,兵馬多,勇將多,又是趙匡胤親自指揮,並且非是在幽州城下,而是在太原,契丹人同樣佔不了地利,於是說道:“陛下,不如大軍且不顧太原城,直趨西北,擊敗烏珍,援軍一敗,太原將會不戰而降。”(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三章 千古遺恨
趙匡胤眼中有些躍躍欲試。
不但宋九,曹彬等將也建議出戰,耶律烏珍帶的兵馬雖多,但來的時候士氣很弱,因為何繼筠把守著石嶺關,又在石嶺關大捷,刻意從東邊白馬嶺繞道而來,不敢強攻石嶺關。然後又繞到太原西北,無他故,西北是平原。
若是盤算得當,能將這大部契丹軍隊基本吃下。
趙普喝道:“你看看哪裡是什麼所在?”
“什麼所在?”
“平原地帶,若是萬一有誤,我朝勁旅全部在此,到時後唐之事重演乎,你可負責?”
宋九看了看趙匡胤,趙匡胤沒有作聲。
正是趙普。
先南後北策略是趙普制訂的,此次趙匡胤出兵他不大喜歡,也默默反對過,但是在家宴上反對的。大家都不知道。魏仁浦公開反對,且看看魏仁浦,王溥他們與趙普的關係。趙玭讓趙普打壓得暗無天日,於是狀告趙普做不法生意,趙匡胤曾猶豫過,於是問王溥,不知說了什麼,自此以後坐視趙普繼續打壓趙玭,直到將老趙逼得自動下臺,離開三司。
但他勸不過趙匡胤,不能強勸。
大軍出發,趙逢將後勤弄得烏七八糟,趙普是宰相,又隨行軍中,難道不清楚。直到趙匡胤大怒,紙包不住火了,差一點將趙逢殺死,能殺嗎,那可是他的親信。這才將王宋二人調入軍中救急。不僅是石漢卿,也是因為趙逢故,趙普在大營裡流露出很強的敵意。
諸將勸趙匡胤出兵。趙普反勸趙匡胤勿動,反正契丹人不會帶。萬一有失,後果不堪設想。如今宋朝眼看一統天下,沒必要冒這個險。
這一勸,就是千古遺恨。
若趙匡胤聽從曹彬等人意見,於白馬嶺狙擊,以他的指揮才能,與手下精兵猛將,再加上契丹國內的形勢,耶律烏珍的無能,一場輝煌的大捷必然上演。耶律烏珍一敗。太原城中還有郭無為這個投降派,順水推舟,一切截然不同。甚至隨後得到契丹訊息,趁契丹不穩之時,耶律休哥未成長起來,未經遼景宗與蕭燕燕大治,趙匡胤與韓通又曾拿下三關,對幽雲十六州比較熟悉,那麼歷史又會重新改寫。至於南唐與南漢那兩個主兒何必著急。再過二十年收拾反而更容易,說不定未打他們自己兒就亂了。
但僵持著也不錯。
軍營裡還有充足的糧草,熬上一段時間,還會有奇蹟出現。那就是城牆!宋軍撤後不久,決開宋人築的堤,城牆露出來。咣咣幾下子全部倒了。契丹使者韓知範說道,宋人引水浸城。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先浸後曬。則並人無存矣。非是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他知其一不知其二,當真太陽曬一曬就能曬倒?難道幾米深,甚至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