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露忠心,因為高宗吃不準,岳飛到底忠不忠於自己?

岳飛每次朝見高宗,講的都是光復中原,收回失地,還都開封,迎回二帝。

從來沒有明確表態:誓死效忠高宗皇帝!

沒有這句話,高宗心裡沒有底啊!

再說了,岳飛說迎二帝,可二帝回來了,我趙構該去哪呢?

岳飛只顧研究復國大計,卻忽略了皇帝個人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往往不自覺的就把個人利益放到了國家利益之上。

高宗也不例外。

在沒摸透岳飛的底牌前,高宗還必須倚重岳飛。

為了激勵岳飛,高宗在岳飛入朝覲見的時候,就當面答應把劉光世的軍隊交給岳飛指揮。

岳飛這個高興啊,一個帶兵打仗的軍事將領,最高興的事情當然要屬兵權擴大,統領的部隊多了,打起仗來,也就更有底了。

但是,岳飛畢竟是一介武夫,只重視軍事戰術研究,忽視了領導科學,他天真的以為,高宗把劉世光的軍隊給他,就是讓他好好打仗,揮師北上,匡復祖業。所以,他興匆匆的起草一份北伐計劃,呈送給高宗,算做報答高宗的恩寵。

高宗要的是這個嗎?不是,他要的是岳飛那顆忠心,那顆忠於自己的心。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高宗失望了,猶豫了,在處理這個問題上,他想聽聽另一個重點培養物件樞秦檜的意見。

自趙匡胤建宋以來,走的一直都是崇文抑武的路子,秦檜是透過科舉考試爬上來的文人,對武將向來沒什麼好感,在他看來,武將的兵權宜少不宜多,特別是岳飛這樣戰無不勝武將,給他太多的兵權,一旦有異心,試問南宋哪個將領能敵?

我們現在講岳飛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可是在當時那種亂相之下,誰又能把誰看得透徹呢?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我們站在今天的這個高度,來看待歷史,當然有一千個理由讚揚岳飛,有一萬個理由貶低秦檜。

如果換做你是秦檜,在當時那種情景,又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越是岳飛這樣的常勝將軍,越是需要提防。

秦檜建議高宗分配軍隊支配權時一定要慎重,不要輕易合併軍隊,讓一個人統帥過多的軍隊,容易造成擁兵自重,失去控制,古往今來,前車之鑑舉不勝數。

這話說到了高宗心坎上。

看來只有秦檜最瞭解我的心啊!高宗嘖嘖讚歎。

兵權不給岳飛,那讓誰來領導這支軍隊呢?

由於秦檜沒帶過兵,不瞭解軍隊內部將領之間的關係,所以在高宗徵求意見時,秦檜提議王德為一把手,酈瓊為二把手,畢竟都是劉光世的部下,對軍隊情況比較瞭解,而且兩人對偽齊戰爭中表現突出,從直覺上認為應該是這兩個人,秦檜與這兩人不接觸,不可能知道他們之間有矛盾,而且他作為樞密使在張浚領導之下,他只是提點個人意見,只供參考,分量不重。

而在這件事上,最有發言權的當屬張浚,由於他對偽齊戰爭立了大功,高宗很信任他,軍事上的事情一般都聽他的。張浚本人也認可讓王德當一把手,酈瓊當二把手。 。。

第四章 等待(8)

張浚在處理這件事情上,還徵求了岳飛的意見,岳飛因為這個軍隊沒劃歸他,心裡肯定不滿,所以,他就認為王德、酈瓊有矛盾,不能把這支軍隊領導,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我岳飛,誰也領導不了這支軍隊。

張浚根據岳飛等人的意見,提出了自己的處理意見:王德任都統制,酈瓊為副都統制,派呂祉去監督他們,實際這呂祉是張俊的安插的心腹,他把這支軍隊控制在了手上。

高宗一直對張浚比較信任,他提的處理意見,高宗也沒有說什麼,就同意了。

禍根就此埋下。

王德和酈瓊最終矛盾激化,呂祉處置不當,導致酈瓊帶四萬大軍投靠偽齊!

剛剛振作的宋軍,又遇到一次大的挫折。

我那四萬精銳部隊啊!高宗氣得直跺腳!

大宋有嚴格的責任追擊制度,官員們也很有自覺性,犯了錯誤,不要皇帝說,自己就引咎辭職了,不像今天的個別幹部,犯了錯誤,能掩蓋就掩蓋,掩蓋不了,就找藉口推脫,推脫不了,就賴著不走,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實在沒辦法,暫時回家休息,等風平浪靜,找個機會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