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時前越過鴨綠江了”
參謀官的回答讓藍天蔚原本想眯上的眼睛,再一次睜大了起來。
“哦,我知道了,黃埔十一期不是派來八百名見習參謀嗎?他們到部隊了嗎?這是陛下指定的事情務必保證這些軍官進入團、營級部隊,我們要在戰爭中培訓出合格的參謀官”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藍天蔚才像鬆了口氣一般。
人改變自己的信仰非常困難,而現在藍天蔚則正努力改變自己的信仰,從一個共和派變成一名職業軍人,而作為軍人唯一需要的就是忠誠,軍人不需要政治信仰。但這個忠誠又是什麼呢?對國家,對皇帝,對民眾現在他還沒能得到那個答案。
“好吧,暫時先這樣吧。”
儘管臉上鬆了一口氣,可是心裡頭,藍天蔚卻依然有些忐忑不安,現在部隊正在越過鴨綠江,部隊過江實際上打日軍一個時間差,日軍在義州駐紮的一個聯隊,距離鴨綠江口有18。5公里,部隊在搶佔安東的同時,已經切斷的電話和電報線路,並且搶奪了江口工兵鐵路橋,隨後在半個小時內奪取了安東,而第一批入朝部隊則是兩個尖刀營,他們負責阻斷義州增援之敵。
炎黃46o3年4月2o日的傍晚時分,以一個團奪下安東縣之後,中華帝國近衛軍六個師,兵分三路跨過鴨綠江。第四十師和第三十九師及炮兵第一師從安東鐵路工兵橋渡過鴨綠江。
第三十八師、一一三師、炮兵第二師從長甸河口經工兵浮橋渡過鴨綠江,第三十二師、四十二師和炮兵第八旅從集安經浮橋渡過鴨綠江。
所有渡江部隊均按照的參謀部電令,為嚴格保守秘密,在過去十三天的行軍過程中,均派出四倍搜尋部隊,沿山林行軍過程中現土匪武裝一率就地剿滅,平民一率扣留,甚至有時為保密不惜採取果斷措施。
同時藉助其它部隊行動掩蔽了部隊進攻方向,昨天下午,135團奪取安東縣後,夜幕垂落時分,鴨綠江工兵鐵路橋上,近衛軍第四十師第一時間搶跨鴨綠江,與此同時,在鴨綠江上各個渡口,用木舟連線的浮橋上渡江部隊迅過江,汽車、火炮牽引車轟隆隆駛過浮橋。天亮前,渡江部隊主力都已隱蔽在山林中,幾乎不露一絲痕跡。
而初春的寒風挾裹著冬歲時枯枝敗葉在鴨綠江的波濤上疾騷。夜幕必臨在安東縣時,執行著的霄禁安東,沒有一絲燈光,只有星星在空中眨動著昏黃的眼睛,似乎在流露著臨戰前的不安。
一輛汽車駛出安東縣,趁夜幕南行,駛上鴨綠江工兵路橋。吳祿貞坐在車上,注視著橋上正疾向南前進第四十師。
和任何一支近衛軍部隊一樣,這些士兵們肩著步槍、揹著乾糧袋和子彈袋,一個跟一個,大步向南,快透過鐵路橋,進入朝鮮。整個過程沒有喧譁,沒有怪話,動作迅而步調一致,每一張或純樸或機智的臉上,都透出一種神聖的使命感,這可是多少年來,中**隊第一次打出國門啊。
作為他們的指揮官吳祿貞熟悉這些戰士,他們絕大多數是農民出身,一開始,他們是和滿清的糧子並沒有什麼區別,衝著一個月1o塊錢的實餉來當的兵,無非就是當兵吃糧,當個糧子罷了。
可現在呢?在軍官們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導下,他們知道為什麼而戰,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第一次,在軍官的告知下,那些士兵明白,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或許這正是近衛軍中兩種矛盾的觀念,要節制的、專業化的、遠離政治的軍官,又要狂熱的、巨型化的、熱心參與社會的民族軍人,要專業的軍官,要狂熱的軍隊,這種矛盾恐怕只存在於中國,但不論如何,現在被民族主義武裝起來的近衛軍人,他們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英勇作戰,不畏犧牲今天,當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義無反顧地跨過了鴨綠江,為了國家的命運和未來而戰。
“近衛軍軍人是國民的子弟,是國民精華,他們體現著國民的意志面對危險和犧牲,他們是不知道畏懼和後退的,他們只知英勇殺敵,報效國家。”
反覆喃語著陛下的曾經的訓導,然而正因為如此,作為一名軍官,他深感自己有責任愛護他們,率領他們戰勝敵人而減少無謂的傷亡。
但是,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嗎?說真的,吳祿貞心裡並沒把握,不過他反反覆覆地叮嚀自己:一定一定一定能率領他們走向勝利
“中國興衰,在此一戰”
一咬牙,吳祿貞的眼睛死死的盯住對岸的土地,無論是個人或是國家的榮辱,都將由此戰來決定。
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