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這個問題,朱爾典的心中浮現出一位在中國新內閣中出任要職的老朋友,或許他能給自己一個答案吧
光復大道55號帝國內務部,內務部故名思議是負責國內事務的行政機構,區別於外交等部署,設民治、警務、禮教、土木、疆理、僑務、衛生七司,各設司長。而作為首任內務大臣兼內務部部長的便是袁世凱,在外界看來,袁世凱這位幾次遊走於鋼絲上,卻又出人意料的出任內務部長,總教人有些琢磨不透那位皇帝的意思,
內務部雖說權責分散,可所管轄之廣卻有帝國重閣之實,也正因如此,如果說過去的別人會認為執政在等機會“收拾”袁世凱的話,那麼現在所有人都能看出,袁世凱不僅未被收拾,反而是“聖眷正隆”。
也正因如此,袁世凱才會在沉寂半年後,再次成為國內關注政閣要員,可在享受著外在的風光時,袁世凱卻變得比過去更加小心翼翼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表面上掌握全國十五萬警員的“強力”部門的強力,只是看著的強力罷了,內務部對於地方警務卻只有監察權,警務歸地方這是國內警務原則。
早在執政尚未登基有意讓他負責內務部時,袁世凱在接受的時候,只是把內務部當成“跳板”,可這塊跳板卻遠沒有他想象那麼輕鬆,西藏、蒙古、回回以及在旗戰俘管理,無一不是風頭浪尖上的事情。
而此時英國公使朱爾典的拜訪,再次讓袁世凱犯起了難來,打官腔,朱爾典可是一箇中國通,同樣也是他的老朋友,但如實相告,又絕對沒有可能,一是不願,二是不能,可袁世凱卻又需要朱爾典的友誼,準確的來說是他所代表的英國的友誼。
“那還用說嗎?”
面對著朱爾典的問題,袁世凱眨著眼睛想了一下說。
“這荷蘭人那裡是殺人啊,殺人不過頭點地他們狠狠的抽了陛下一記耳光,這裡登基,那邊殺他的子民,就是泥人還有三分土性,更何況”
朱爾典明白袁世凱的意思,那位陛下絕不是一個懦弱之人,於是便開口說到。
“既這麼說,貴國是一定要以艦隊入侵荷屬東印了。”
“入侵?”
冷哼一聲,袁世凱先送朱爾典作個請茶的手勢,隨端起茶杯潤了一下嗓子。
“只是護僑罷了,我們和各國可是僑約的,即然我國僑民不得公平對待,中國自然需要有所表示?”
“那麼貴國是否考慮到如果貴國施以軍事報復,各國的反應呢?”
袁世凱指著一座辦公室的那康熙窯五彩花瓶,這是前來參加大典的蒙古王公們送來的寶貝,那些王公被騎二師的刀子砍怕了,不過這樣的好東西,卻是國家財產,私人若是受了百元以上財品,而未上報,那就是殺頭的死罪。
“這瓷器本身就已經滿身裂痕,有時候,想修它,就得冒冒險,用金鋼鑽鑽幾個窟窿,打不上釘,可就修不了啊”
弦外有音,不妨自辨。朱爾典停下沉思了一會,方才說道。
“對於英國來說,貴國的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所在,這亦是倫敦指示我從中斡旋的原因。”
“嗯有強國從中斡旋自然是好這總比打仗好不是”
袁世凱略略提高了聲音說。
“不過,這從中斡旋似乎應該去外交部吧”
“老朋友,您明白,我需要您的幫助”
這時朱爾典倒是沒有再隱瞞自己的目的。
“老朋友”
袁世凱苦笑著,擺出一副非常無奈的模樣。
“你這是要害你的老朋友啊”
“袁,這只是老朋友之間就一些時事的交換彼此的看法而已”
朱爾典狡黠的玩起了文字遊戲。
“你啊”
袁世凱即時眉目舒展,手指著朱爾典,笑嘻嘻地說。
“你在中國什麼都沒學會,就是學會了我們的這套糟粕”
兩人相視一笑,幾十年的老交情使得兩人說起話來,往往沒有身份上制約,儘管彼此都明白,對方永遠不可能放棄自己的身份。
“對於中國而言,我想沒有什麼比公平更為了重要了,陛下游歷外洋十餘國經歷,陛下所看重者,正是公平,可潛龍於野間,於外人,可曾有過一絲公平?一兩銀之恥、黃埔江橋之爭”
這一說,朱爾典完全明白了,中國人所要者除去一定會要求的賠償、撫卹之外,怕就是對華僑的公平待遇。
但他還是眨了下眼睛,看著自己的老朋友。
“我想,除非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