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餓鬼道。
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地藏以大願強行在地府安身,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十殿閻羅根本無法驅趕他,見他的分身無法突破救苦天尊的功德金光,輪迴通道沒有被佔了去,就好置之不理。冥河老祖知道此人是阿彌陀佛和準提道人兩位聖人派的,自然是不敢出重手,裝模做樣一番後,就命族人退回幽冥血海。
雖然血海天天有族人被地藏的佛音渡化成為佛門護法八部之一的阿修羅眾而無動於衷,但每天都有惡鬼補進,剛好平衡,沒啥損失,冥河便沉默不語。
藏現身地府已造成既定事實,聖人不插手,地府無能為力,天界昊天天帝知道後,又不關心此事,反正地府不歸他管。
整個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再過百年,造化島上正在講法地燃燈,突然停了下來,見島上諸位童子一臉失落,笑道:“修道之途,在於持之以恆,法不可貪多,爾等回去好好參悟罷。”
眾位童子領命而去。
這時,紅芷走上前來,笑吟吟道:“老爺,可是想去凡間了?”
“相處得久了,最數你知我的心事。”燃燈將紅芷手上的茶接過來,笑道:“不錯,我正是想往人間一趟,好行那教化之事。如今百家爭鳴,人族文明空前盛況,若是錯過了,只怕我也會後悔!”
兩人閒聊片刻,燃燈便吩咐一番,起身往人間降去。
燃燈往凡間而去的時候,那老子也降臨世間,蓋因鴻鈞有言,聖人不得輕易出手,是以老君入世,將自身的修為盡數壓了下來,入了輪迴通道,以人身入凡間。人教教主太清太上老君以人身顯跡人間,做那周之守藏室史,又曾向孔丘講述禮樂。
孔子遠道而來,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
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
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
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
第086章 老子化胡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