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不說王、週二人如何與那親兵死磕,咱說說他主子李績的近況。

李靖猜測的沒錯,李績他們昨日抵達了目的地,如今也準備開會呢。王珏之所以選擇帶李承乾跟著李績,除了李績這能有不錯的機會得戰功,更大原因是源於她對歷史的瞭解以及擔憂。

咱們先前說過,李績這個人十分仗義並且忠誠,當初拿他對李密的態度舉過例子。這樣一個人,是所有英明帝王的最佳託孤物件。按歷史上來說,李世民去世的時候,李治雖說算不上年幼,卻十足的不成熟,隨便一個老狐狸就能生吞他。

在當時那種情況,李世民先是選擇李績到李治的太子宮中掛職,後又讓他成為託孤大臣中的重要角色。帝王嘛,再信任也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即便如此,也能看出李世民對他的信任,側而也是對李績人品的肯定。

鬧蝗災的時候,王珏設計擾了李治的名聲,卻也沒害他性命。李總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誰知道他老人家會不會突然腦抽,覺得自家小兒子出生便帶著那麼個名聲過於可憐,從而再次把他信任的大臣弄到李治的王府中任職。

別人可以,李績不成。他有實力有頭腦並且夠忠誠,萬一李治小子長大後肖想太子的位子,李績會非常難做。通常來說,他不會是那個告密的小人,那麼事發必然會被牽連。李績並不止是王珏友人還是黃文岳丈,再說大唐名將也實在不該死在陰謀詭計中。

王珏想著,透過這次出征將李績打上半個太子標籤,省得再有人惦記。為什麼是半個,李世民還沒死呢,這個時候過於拉攏大臣,不用等李治長大,李承乾就得挨收拾。

言歸正傳。李績走進大帳後,並不像李靖那麼從容地坐在首位,他還帶著太子呢。

李績與李承乾先推讓了一番,李承乾堅持要坐於王珏下首,李績讓了三次,李承乾仍拒絕,如此才作罷。

方才的互動,李承乾彰顯了自己的風範,大氣、不搶功、不亂指揮、尊師重道。這賬內除了幾個上層人士,也還有一些中、低階將領在,其中大多數人在出徵前只遠遠看過李承乾。這麼好的機會,此時不刷印象值,更待何時?

大家正要入座,王珏對李績笑道:“承乾雖跟我學習過兵法,上戰場卻是第一次。好在李將軍平日也沒少教導他,我這個做老師的才不那麼擔憂他的安危。”停頓一下,又意有所指地說:“我此次隨軍出征,只提建議,一切都聽李將軍安排。”

原本還有人擔憂若儲君與李將軍發生分歧該怎麼辦,又有一貫愛製造話題的王縣伯在,好些人都覺得百家派的加入是強有力的幫助同時也是未知的變數,如今有李承乾和王珏的連番表態,心存擔憂的人終於安穩下來。

有些腦筋靈活的則開始順著王珏的小算計琢磨,太子和王縣伯如此給李將軍稱面子,又有王縣伯弟子和李將軍的聯姻,有些事情不言而喻啊。殿下們還小,如今並未出現儲位之爭,現在看來很難有人能撼動太子的地位。

李績是個聰明人,雖不明白在無人爭儲的情況下,王縣伯為何如此行事。但想到聖上對太子的滿意以及自身諸多情況,他也就預設了。

瞧著李承乾下首兩個小蘿蔔頭,尤其是趕路全程都撅著嘴的房遺愛,李績再次於內心無奈嘆息。眼不見為淨,他轉過頭對眾人說道:“據探子回報,突厥人內部鬆散,他們定未發現咱們。此處並非易於藏身之地,加之咱們是主力軍,步兵居多,便是想換地隱藏也無合適的地方。老夫以為,不如趁他們未發覺前,攻擊其腹地如何?”

李績話落,大家都皺眉思索起這個提議。通常來說,他們應該休整幾日再考慮出兵,畢竟幾個月的趕路讓戰士們比較疲憊。然而,似大將軍所說,高原戰能玩的伎倆太少,目前這個突襲機會非常難得。

考慮到若正常對戰,突厥人這個馬背上的民族要比他們的兵更能打也更瞭解作戰環境,作為副將的張公瑾也在內心也贊同李績的提議。只是太過冒險,謹慎如他不敢接話。

王珏剛給李績設完小圈套,如今急需刷好感值。見李績滿面猶豫不決,她趕緊出言獻策,“我倒有個好法子,既能減少我方士兵損傷,又能打好突襲戰。”

聞言,賬內眾人目光灼灼地看向王珏。

王珏開了頭後便不再言語,而是轉頭看向李承乾,準備繼續為弟子刷經驗值。

李承乾已非當初中二,起碼在讀過上下冊《厚黑學》後,已經將中二本質隱於內裡。見大家都看向自己,他先是頷首展現風度,然後說道:“我們百家派帶來兩樣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