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2章 大周之大,容不下兩個天才

董潘眉頭陰沉,鳩老臉色也十分不好看。 他們沒想到,身為原士大夫圈子中梁砥柱人物的佟先生,竟對許舒拍馬執政,是這麼個解讀。 “敢問這位先生,諸劍山是個什麼所在,該詩作者既困於諸劍山,佟某想去探視一番。” 佟先生望著董潘一臉陳懇地說道。 董潘大驚,“你怎的知道作者困於諸劍山?” 佟先生道,“此正氣歌,歌前,有一番前言,歌罷,還有後記……” “前言、後記何在?” 鳩老和董潘同聲問道。 佟先生從袖口中,取出一張摺疊的信紙,“此為友人傳於我的正氣歌全文抄稿,前言,後記皆有抄錄。” 納蘭述道,“此間還有要事,就不留佟先生了,若是訪得那人下落,我一定告知佟先生,抄稿我們暫用,稍後便還。” 佟先生點點頭,闊步去了。 不待佟先生走遠,董潘便迫不及待地展開抄稿,果見正文前,有一篇前言,輕聲誦讀起來,“餘囚諸劍山,坐一石室,室東西一丈,縱橫九尺,汙下而幽暗。 當此秋日,諸氣萃然……” 前言不小的篇幅,皆在論氣,論室內的水氣、土氣、日氣,火氣、米氣、人氣,穢氣。 顯然,此諸氣,皆為後面的正氣作引申。 前言文采依舊,納蘭述也不覺有什麼奇異處,只冷笑道,“據我所知,諸劍山的囚室,不至於差成這副模樣,這傢伙是真能賣慘。” 鳩老道,“真不知這樣的人,怎能寫出如此雄文。” 兩人議論罷,董潘繼續誦讀,便是正氣歌的正文了。 便是二度聆聽,亦覺慷慨激昂。 讀罷正文,董潘便開始誦讀“後記”,“餘仕諸劍山,不求聞達廟堂,熟料……” 咔嚓一聲,納蘭述腳下的地板寸寸碎裂。 顯然,後記便是許舒在講述自己的冤屈經歷。 董潘誦讀完“經歷部分”,又到議論節點,便聽他接道,“……餘友嘗言,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 餘雖蒙冤,卻堅信能創此盛世者,必能明察秋毫之末,當今天下,斷無難明之理,必無難伸之冤!”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覆舟水是蒼生淚……” 鳩老連讀數遍,臉皮漸轉青紫。 納蘭述引吭長嘯,“此子真有天縱之才,可惜,大周之大,也容不下兩個天才!” ………… “許松年是個老混賬,許環山是個大廢物,有此父子主持許家,許家焉能不敗!” 趙家積善堂前的院子裡,趙先義怒聲喝叱。 此刻,陽光正好,花紅柳綠的庭院中,趙家老太爺居中而坐,膝下四子趙先義、趙先禮、趙先德、趙先仁,分坐兩邊。 此番聚會,正是商討如何快些從許舒手中弄回偷天弓的事兒。 原本,許舒被諸劍山下獄,趙家上下很是彈冠相慶了一番,以為只需稍稍再對許家施加些壓力,偷天弓必會順利迴歸。 未曾想,許環山一番騷操作後,徒惹了一身傷回來。 趙家人就是再傻,也知道,不管是威逼還是利誘,都不可能令許舒屈服了。 可時間一天天過去,柔國縣主那邊越催越緊,趙家父子的壓力前所未有的大。 眾人聚議良久,也沒個妥善辦法。 趙先義性子最急,忍耐不住,立時滔滔不絕地痛罵起來。 他先痛罵趙乾坤有能耐招事,沒能耐平事。 眼見得趙乾坤的父親趙乾德要暴走,只能將火力轉向許家,這一發洩,簡直滔滔不絕。 “夠了!” 趙家太爺重重頓一下鳩杖,“趙家出了你們這些廢物,我看是指望不上了,去,去請乾文來,要你們這些廢物何用?” 趙家並非趙家太爺所說的盡出廢物,趙家四子,老二趙先禮穩重,老四趙先仁多智。 第三代,趙乾文、趙乾各獨領風騷。 如今,趙乾坤被髮配邊疆,趙乾文就成了三代中最耀眼的明星。 趙先禮起身道,“乾文正隨武顯謨閉關,時日不到,不敢出關。” 他是趙乾文父親,這檔口,他當然知道老爺子著急。 可他並不認為找回自己兒子,對眼下的困局,有什麼助益。 “不找乾文,難道等著柔國被休,我家再度名譽掃地……” 趙家太爺沒說幾句,便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 他口中的柔國,正是柔國縣主趙小娥。 趙小娥嫁給武安公蘇耀庭獨子蘇我。 為幫助趙乾坤,趙小娥盜出了偷天弓。 如果,時間再拖下去,叫蘇家人發現偷天弓丟失,趙家人簡直不敢想會有怎樣的後果。 趙老太爺急就急在此事,眾人正一籌莫展,忽地,趙老太爺心腹管家趙三,快步而入,他身後還跟著四名抬著擔架的家丁。 擔架上,一人渾身綁滿了紗帶,纏得跟粽子也似。 “趙三!現在在開什麼級別的會議,你不知道?弄這麼個傢伙來幹什麼,拖走,趕緊拖走!” 趙先義憤怒揮手。 趙三是趙太爺心腹,並不畏懼趙先義這個趙家大爺,指著擔架上的傷者,平靜地道,“這是在潞安縣的十七少爺……” “十七少爺?誰是十七少爺?” 趙先義越發不耐煩,趙家是大族,旁支子弟眾多,趙先義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