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伯珪的意思是……”陶謙緊緊皺起了眉。 “南下!”公孫瓚重重的吐出兩個字。 “南下?”陶謙大吃一驚。 公孫瓚很能體會陶謙的心情,他最初聽袁術轉述這個戰略時,也是完全無法置信,他仔細解釋道:“放棄虎牢關,換取你我歸途的通暢,鵬舉的兵馬則隨公路南下,轉戰南陽。” “原來如此,不過,”陶謙有點明白了,但仍有許多疑慮,他問道:“虎牢關離洛陽更近,南下,不是捨近求遠嗎?” “卻也不然。”公孫瓚擺擺手,他聽袁術說到此節時,也懷疑是不是袁術私心作祟,利用了王羽的報國之心,可仔細想想,王羽轉戰南陽,確實好處多多。 “南陽兵精糧足,雖新遭敗績,但整體實力卻沒動搖,正是鵬舉勇武之地。況且,屆時又有猛將孫文臺相助,勢必如虎添翼,何愁攻不下洛陽,完不成勤王大業?” “嗯,有道理。”陶謙連連頷首。 南陽是袁術的地盤,凡事都是他說的算,孫堅雖然不是袁術的家將,但也有統屬關係。 因此,王羽到了南陽,首先就不用擔心有人扯後腿的問題了,糧草供應也不用愁,袁術的性格再糟糕,也不是真的瘋子,得了王羽這麼多人情,他那可能說翻臉就翻臉? 再說,王羽在南線作戰,有了戰功,袁術也能分潤,孫堅慘敗之後,袁術手下又沒有大將,他還能有啥奢望呢? 公孫瓚繼續解釋道:“孔公緒尤為好名,若讓關予他,他的態度肯定大變,到時我與恭祖兄可借道豫州,過青徐回返幽州,雖然路程遠了點,但沿路補給不愁,也沒有遭受襲擊的風險,何必又非得盼著劉公山回心轉意?”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這樣一來,鵬舉南下的時候,也不用大動干戈的搬運糧草了,帶走一部分,剩下的直接跟孔公緒交換,過潁川時,取用了便是,也免得沿途消耗。” 糧草籌集艱難,但路途消耗同樣是大問題,所以兵法上一般都講究因糧於敵,防守方則注重堅壁清野,董卓要遷都,就屬於後一種情況。 比較精確的計算就是,一個戰兵配一個民夫,民夫背六鬥米,士兵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可以行進十八天。若要再多走些路程,就只能增加民夫數量,同時,消耗的糧食也會加劇。 所以,盟軍缺糧,並不是大漢各地沒有糧食了,只是集中的兵馬太多,單憑河內、陳留兩地,不堪重負而已。 再遠的地方,糧食很難運過來,否則以徐州之富庶,陶謙又豈會為二十萬斛糧食而驚喜?只要他想,咬咬牙,二百萬斛也難不倒他這個徐州刺史啊! 將虎牢關給孔伷,借道的同時,交換糧草,於雙方都大有助益。 “嗯,我等讓出虎牢關,孔伷爭功,其他人怎肯落後?就算袁本初、劉公山尚存遲疑,但那曹孟德和張孟卓原本就很激進,又怎肯放過這等良機?” 陶謙低頭推演了一番,不由自主的低語出聲,最後更是眼睛一亮:“一子動,滿盤皆活,鵬舉此議大善啊!” 虎牢關大捷,徹底激起了聯軍的內部矛盾。 就算不考慮轄地安全問題,陶謙也不敢率兵西進。那很有可能會腹背受敵,董卓雖然連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會那麼簡單就束手就縛,肯定要亡命一搏。 如果拒關以守,頓兵不進,那些心懷叵測的盟友尋不到下絆子呃機會,八成會煽風點火,在輿論上生事。結果就是,形勢恢復到虎牢大捷之前,大家繼續坐吃山空,看著董卓逍遙。 王羽的提議看似荒謬,但卻大是可行,將方方面面全都算到了。 兗州的幾路諸侯,還是很有進取之心的。他們只是顧忌袁紹,又嫉妒王羽等人的功勞,不肯來助戰,以免為這邊做了嫁衣。 如果這邊移兵南下,他們肯定是要取而代之的,這樣一來,東線的軍事壓力就保持住了。 再加上已經移兵河內的袁紹,北線雖然未必會有戰事,但與袁紹數萬兵馬隔河相對,董卓多少也要提防一下。 結果就是,聯軍再次對洛陽恢復了包圍態勢,董卓的形勢比之前更為惡劣了。 陶謙讚不絕口道:“難怪伯珪對鵬舉的魄力眼光讚不絕口呢,能想到這樣的策略,非得對天下大局洞若觀火不可。更難能可貴的是,鵬舉不戀權勢,河內一郡之地,棄之如蔽,非大魄力者不能為也。” “陶公謬讚了。”眼看帽子越來越高,王羽趕忙辭謝:“河內本就是四戰之地,如今更是堪稱群狼環伺,若戀棧不去,休說勤王,想自保都難,棄之方是正理,實當不起陶公的讚譽。” 公孫瓚笑道:“好了,鵬舉也不要謙虛,恭祖也莫誇壞了年輕人,幾日來奔波數百里,又與那驍勇無敵的呂奉先鏖戰了一場,鵬舉想必也累了,還是早些入關,先行休息吧。反正孔空緒不會轉眼即到,有什麼話慢慢再說不遲。” “伯珪所言甚是,是老夫疏忽了。”陶謙呵呵大笑,看起來頗為酣暢,不過王羽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