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娘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既然大哥之前寫信來賺了不少,那就肯定賺了不少,畢竟她指點的那幾個礦坑都是品質一流的老坑,不賺才是怪事。
“這從婺源過來,都是山路,難走,時間是要長一點的。”杜氏低聲的道。
趙氏一聽到她的說話聲便冷哼,杜氏也只得低著頭,抱著小笑官垂頭不語。
就在這時,門敲響了。
“定是大哥他們回來了。”喜哥兒一下子跳了起來,家裡經過這亂紛紛的一遭,這小子倒是懂事了些,之前一直乖乖的,不調皮不搗蛋。
這下好了,眾人都鬆了口氣。隨既卻聽得喜哥有有些失望的聲音:“是二伯孃,景東嬸兒和金花姑姑呀。”
“怎麼?你以為是誰?”金花姑姑逗了喜哥兒一句。
“我以為是大哥回來了。”喜哥兒回道。
“怎麼,你大哥還沒到家?”金花姑姑嫡姑的問。
“沒呢。”喜哥兒回道,然後三人領進了屋。
趙氏等人自是連忙相櫻貞娘給三人倒茶端水。
“別忙活了,這天晚了,我們說幾句話就要回去的。”嫡宗二伯孃大黃氏道。隨後便將手裡抱的一個錢匣子遞給趙氏。
“景福嫂子呀,這是我們三家湊的一些銀錢,給你們救救急用。”大黃氏道。
“這,這怎麼好?之前藥堂的錢還是墨坊那邊幫著墊的呢。”趙氏不好意思的道,今天為了平息衙門前鬧事的,是陳氏派出了墨坊的賬房,那藥費就暫時是墨坊那邊墊的。
“沒事,墨坊那邊是墨坊那邊的,這些是咱們私下的心意,出的都是咱們的嫁妝錢,跟別的不搭的。”大黃氏道。
“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聽得大黃氏這般說,趙氏領情的道,說實話,以前李家八房被其他幾房排擠,趙氏對其他幾房也是頗有怨言的。
後來,貞娘接下了墨坊的事情,趙氏嘴上同意了,心裡卻是不贊同,心裡沒少埋怨七夫人。可如今有著大黃氏這一招,她那心裡倒是跟其他幾房貼進了,之前的一些隔核也消失了。只覺得貞娘為墨坊做的一切也是值的。
知道李家有許多事情要商量,大黃氏等人就告辭了,趙氏送到門口,一直看著她們上了轎子走遠了這才回到屋裡。
這邊鄭氏開啟錢匣,拿著小秤秤了一下里面的碎銀,和著裡面五兩一錠的銀錠子,一共有一百五十幾兩呢。這著實是一筆不小的銀錢了。
“都記著,不但是銀錢的數量,還有這份心意。”李老掌櫃發著話道。
“嗯。”其他人自是點頭。
“對了,明天是冬至了吧?”這時。吳氏搬著指頭算著日子道。
“可不是,這日子都過糊塗掉了。”鄭氏自了一下曆書,點頭道。
“景奎媳婦兒,景福媳婦兒,給我和麵,我今晚要包冬至餃,明天一早,就給我送老六老七和老九家去讓大家嚐嚐,他們可已經多年沒嘗過我的冬至餃了。”吳氏道。又指揮著貞娘,讓她去洗菜。
“廚房裡還有冬筍,也剝剝。”看著貞娘進廚房。吳氏又忙不疊的加了一句。
“好咧。”貞娘笑嘻嘻的應著,她早就聽孃親說過,自家阿奶的冬至餃包的是一絕。尤其美味,據說,當所,幾家關係好的時候,奶奶常常包冬至餃請大家吃。只是後來關係鬧翻了,這些年來,奶奶就再也沒包過冬至餃,便是自家吃也一樣沒包過,都是趙氏等人在包。
而今天,吳氏是要親自動手了。
這一夜。家裡除了笑官兒,沒一個人休息的,便是喜哥兒也死賴著不上床。搬了個小凳子坐在廚房面臺的邊上,看著吳氏從剁餡,配料到包餃子,這小子便在一邊流口水。
徽州的冬至餃不是水餃,它個頭大。用的是米粉包的,然後上籠蒸。吃起來皮子軟糯可口,餡多汁美味。吃過後能讓人回味無窮。
到了清晨,天亮的時候,幾籠子冬至餃已經蒸好了,吳氏又讓趙氏等人找來了食盒子,一盤一盤的裝餃子裝了進去。
“昨晚金花肯定不能回去,你一早給金花送去,好讓她帶去給六哥嚐嚐。”吳氏吩咐著貞娘。
“好的,奶奶放心,一準送到。”貞娘嘴裡吃著冬至餃,含含糊糊的道,奶奶的冬至餃果然如孃親說的那般好吃。
隨後抹了嘴巴,便一手一個提起兩個食盒子,一邊喜哥兒也擰著一個,正好三家,兩人一起送去。
到了門邊,貞娘手上不得空,喜哥兒便去開門,沒想門卻被人從外面推開了,好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