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部分

才的可是中興侯?”

一個夥計一聽,自豪地道:“不就是中興侯嘛!你們不知道。。。”

夥計也不管生意,就開始嘮嗑起來。

鍾進衛坐定後,讓張獻忠也坐了,然後問道:“你們怎麼想起,來京師做買賣?”

中興侯問話,張獻忠自然全盤告知了。

原來張獻忠因傷從軍中退下之後,閒得無聊,又想著四小,就打算來京師。可又不甘心這麼年輕就當個混吃等死的人,就糾集了同為傷殘軍士的一群人,湊了錢開了這個店。

“侯爺,現在朝鮮人對我大明是無比的親近。看到我們明軍,比看到朝鮮官府中人,簡直親近百倍。屬下在朝鮮進貨,價格很是便宜。運來京師之後,所得利潤也有不少。”張獻忠最後略微有點自豪地說道。

鍾進衛一聽,來了興趣道:“這麼說,你這家是經營高麗貨的?”

張獻忠點點頭,然後又猶豫了下道:“也不全是,登萊的魚鬆也進了一些。”

“生意怎麼樣?”鍾進衛順口問道。

張獻忠也算是鍾進衛護衛們的戰友,因此對於張獻忠這店經營的好壞,他們也比較關心,都看著張獻忠,等他回答。

要是普通人問這個問題,一般都不會得到真實的答案。但中興侯相問,張獻忠自然如實回答道:“利潤倒是有兩倍有餘,就是客人少了點,這地段的人氣不旺。”

沒等鍾進衛說話,一個番役忽然進來稟告道:“侯爺,外面那小二在說侯爺的事,店外為此聚了不少人。”

這個番役的意思,原本是想稟告中興侯,是否要處置那多嘴的小二。

沒想到鍾進衛一拍大腿,高興地道:“有了。”

李老四一聽,不由得問道:“侯爺,有啥了?”

鍾進衛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吩咐他道:“一會出門的時候,你大張旗鼓地買些東西回去。”

然後他又轉頭吩咐顧百川道:“你回頭通知下《明報》的人,讓他們過來採訪下。寫篇報道,主題就是大明登萊軍中的英雄將士,因傷從軍中退下後卻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張獻忠已聽得明白,中興侯這是要給他們這店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流過來。不由得很是感激,又想跪下來致謝。

鍾進衛攔住了他,轉移話題道:“登萊軍現在如何?”

“回侯爺,中丞大人挑選了一萬精銳,正在日夜訓練刺殺之術。朝廷的燧發槍只到了部分,因此很多士卒都在排隊用槍。”張獻忠逾加恭敬地回答道。

鍾進衛滿意地點點頭,又東拉西扯地閒聊了一陣後,才大張旗鼓地買了東西,告辭而去。

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

鍾進衛在瞭解了登萊明軍的情況後,又透過兵部的名義,向關寧軍也發出訓練情況的諮詢。

在得到答覆之後,經過綜合考慮,又以兵部的名義向寧錦一線,海州和登萊三個方向發出命令。要求他們在新軍老卒的帶領下,分隊出城到建虜的控制地活動,和建虜探馬展開小規模廝殺,以奪取野外情報控制權。

如果覺得自己實力不足,則可以多派一些士卒出去,目的就是一個,讓建虜成為睜眼瞎,同時鍛鍊新練士卒的膽氣和戰鬥技巧。

這一切的最終目的,只有幾個高階將領知道,是為了給明年的大決戰做準備。

因此,不管是遼東巡撫袁可立,還是駐守海州的祖大壽和何可綱,或是登萊巡撫盧象升,都積極地派出了燧發槍隊,在遼東大地上掀起了小規模的戰事。

這一日,丹東地區的鴨綠江邊,靠上了兩艏船。沒多久功夫,就下來了大概六十來人的明軍。不一會功夫,便騎馬消失在岸邊。

這支明軍由新軍曹變蛟的親衛朱元中率領,手下包括二十名新軍老卒和四十名登萊新軍,奉登萊巡撫盧象升之命,前去查探之前中興侯下令埋了的野戰火炮。

之所以一次出動這麼多人,是因為燧發槍兵需要人多才能有威力,否則路上遇到建虜的探馬,一對一對著幹,除了新軍老卒之外,其他人恐怕不是那些經驗豐富的建虜探馬的對手。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明軍的人數足夠多,能派得出這麼多人。

“朱哥,你說我們會遇到建虜探馬麼?”有一個登萊新軍士卒,略微有點緊張地問朱元中道。

他並不是因為害怕建虜探馬而緊張,畢竟他也是從登萊明軍的老兵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他這麼問,只是因為第一次對敵要用上手中的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