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片竹林,密密遮住視線,不但再沒有路,甚至讓何青巖懷疑兩人已經不知不覺出了府,或者迷了路。剛想再問,卻聽到李慕兒忽然一聲喜悅的驚呼,“啊!姐姐快看!”
竹林盡頭,一幢兩層高樓孤傲聳立。沒有想象中的氣派華貴,倒頗有些遺世而獨立的清冷感覺。
何青巖這才鬆了口氣,轉身凝住李慕兒,卻聽她額頭微微冒著汗,臉上卻也是放鬆的神色,對著那小樓笑道:
“竹盡有室,室欲幽。”
“哈哈,好好好,好一個竹盡有室,室欲幽。公子能至此處,不容易啊!”這話語來自一位中年男子,他穿著講究,玉身長立。不同於那些腦滿腸肥的暴發戶,他渾身散發著的是一股與生俱來的名門氣質,自然而成。
李慕兒突然覺得他不是“怪”,而是——不食人間煙火。
“沈先生說得是,能猜破沈先生這微妙雅緻的心思,可不是不容易嗎?沈先生可否允許我們進門討口茶喝呢?”
她沒有叫他什麼“老爺”、“公子”,而是叫他先生,足以見得她對沈伯垚才華的肯定。沈伯垚自然也聽得舒心,對她這樣不謙虛的自我稱讚便也沒放在心上,反是退後一步讓到邊上,伸出一隻手歡迎道:“兩位,請進。”
“多謝。”
李慕兒將手負在身後,裝作滿不在乎鎮定的模樣,款款往樓內而去。卻在經過沈伯垚身邊時,發現了他望向何青巖驚豔的眼神。
唉,果然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何青巖這傾城的容顏,能在災後亂世中平安自保已屬不易,怎麼還獨自做起慈善來了呢?
☆、第三一零章 沈家激辯
待進了廳門,李慕兒發現,正廳裡的擺設果然只能用“優雅”二字形容,一桌一椅處處可見主人家的心機。
正廳後邊有一穿堂,種種跡象昭示著此處才是沈府真正所在,方才的那扇大門,不過是個幌子罷了。也難怪李慕兒打聽到的沈府還有餘糧,且數量眾多。現下從一路的“跋涉”看來,沈府的地勢建得極高,遇了洪水也不過是淹了底下假院子,根本動搖不了沈家分毫。
可是,有餘糧歸有餘糧,肯不肯拿出來救濟又是另外一回事。看沈伯垚的樣子,倒也還算和善,李慕兒想不明白,他為何對外頭災患如此淡然,不肯插手一二?
沈伯垚似乎對兩人的來意心知肚明,卻也沒有一點兒要拆穿的意思,自顧自地請她們喝茶聊天,說著佩服李慕兒才氣云云。
何青巖一貫淡然,此時依然不發一言。李慕兒實在憋不下去,終於開口直奔主題道:“實不相瞞,沈先生,我倆此行的目的,並不是為自己討茶喝,而是想要更多的人能喝到茶。”
“喝茶?”沈伯垚笑著反問,“近來最不缺的就是水了,要喝茶還不容易嗎?”
面對他的裝傻充愣,李慕兒沒有半點脾氣,只是哀嘆道:“唉,當食不能果腹時,哪還有閒情逸致飲茶?”
“公子這樣說,那你在此飲茶,一定沒有這種憂慮。既然你自己沒有,又何苦管什麼‘當’呢?我也曾以為助人能為樂,後來才發現,各家自掃門前雪,才是成就大同之道。”
他這話說的多少有些無奈,李慕兒聽得愣了愣。各家自掃門加雪,這個道理只適用於天下大同時,如今滿城風雨,不伸出援手,便是雪上加霜了。李慕兒滿心試圖感化他,起身一個鞠躬,用平生最虔誠的語氣道:“沈先生,《禮記?禮運》中如是說過:‘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人們不能僅奉養自己的父母,養育自己的孩子,而是要讓天下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其晚年,青壯年能為社稷效力,兒童能順利地成長,年老的鰥夫、年邁的寡婦、孤兒、無子老者、殘疾人士,都能得到他人的關愛,這樣才算得上‘大同社會’。當然,何謂‘大同’,各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在下此行,自不敢質疑沈先生這桿秤是否公平。只是希望沈先生能聽聽外界的聲音,看看門外落雪,究竟有多厚了……”
“你似乎很喜歡說教?”
這句話李慕兒聽著耳熟,似乎曾經墨恩也這樣講過。只可惜,他討厭說教。那麼眼前的沈先生,是不是也討厭說教?
李慕兒心生不妥,趕緊想解釋自己並非也不敢對他說教,卻聽他亦起身道:“這樣吧,我這個人也最喜歡說教。我們來比一比,到底誰能說服誰!”
這,顯然是要來場辯論了。李慕兒倒不心慌,論嘴皮子,她應該還是有勝算的。與何青巖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