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0部分

。到此地步,修行人才可算與凡人真正有了分別,無食而飽,不假外物,在人間凡人眼中就是神仙了。

至此無爭之境之後呢?修行人難道就什麼也不求了嗎?當然不是。無爭是一種修行成就,境界圓滿的表現。但身已無所求,不代表心也無所求。不過知命之後,心之所求,不謀一身之私,故而不可稱為求,而要稱為願!不足方為求,自足而有行,是為願行。

這其中的道理說來玄妙,但是從人間之事而言,也可以說是十分簡單。譬如有人積累家財,財用已至恆足而所用不缺,不必為溫飽而奔忙,這時候他之所行,當然會與之前的作為有所不同。所行離於足身之求而更具內心之嚮往。

修行之道,起於身心,不離於身心。知身境、知心境以至於身心相合之知道境,在知道境之中,身心並非不存不分,而是自在相守而不相欺。而從知道境之後的知命境與知天境,其實正好是以知道境為界限,可以說所求的是另外一層的知身境和知心境。不過此時身已化為命,而心則以天為名,其中玄妙與之前的身心已有了天壤之別。

但不管是在哪一層境界之中,身心都是同在的,兩者往往交攝互用。比如在知身境中,其實求證乃是元神化顯,恰恰是真心之起。而在知心境中,恰恰是攝伏外感之魔,鎮絕內作之邪,使神識應運如常於一身之內,生成法力,從身之用而起諸般神通。

當修行進入知道境界,是身心相合所生之我行於萬物之中,講求的是身心變化之極,也就是與物相合之道。此時修行人與萬物相見,一切所行,念念自守,不可悖逆於所求證之自我。於此之中求索萬物自成自顯之道,有交於物卻有不迷於物,身心正而不偏,方能成就諸身變化。

這就是為什麼知道境乃是修行之中的一個關口,因為只有經歷這一步變化,才能從萬物之中求證身之來處,亦從萬物之中見一切行跡,繼而在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之中,先進入知命境。其實修行的過程就是化身心為天地的過程,而知命境則是其中的轉化之關鍵。

從凡人向知身境的求證是心之求證,而從知身境向知心境的求證是身之求證,心先有證,次及其身。在知道境之後,這一切卻反轉了過來,從知道境界向知命境的求索是身之求證,而從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才是心之求證,所以是身先有證,次及其身。

所證者,於身行變化,於心則知變化。那麼在知命境向知天境的求索之中,便是心之展開,此時談願。因身已足,所以不必談欲。那麼願又是什麼呢?凡夫也有願,其實與修行人並沒有差別。所謂願者,就是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與欲不同,欲是求之已存之物,願則涉及造化未現之形。

什麼叫做天地在我心中該有的樣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更願意見到自己,或者是天地之間的一切事情是怎麼樣的,而不是眼前天地的真實,更趨向於一種未曾發生的可能與變化。這就是願,也稱為願景。其實換言之,就是修行人自身所求證的一切在天地之間展開。

這是什麼意思呢?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極為簡單。簡單來說,所謂的願就是修行人自己願意做的事,願意成為的樣子。這幾乎可以是任何事,比如有的修行人的願就是將自己一生修行所求所證流傳下去,這幾乎是最普遍的。也有的修行人是想追尋各種修行境界的極致,比如道門地宗的任道直長老,他的願就是追求煉器之極致。再有可能許多修行人到此地步,所發之願簡單到只是能夠清淨無擾……

當然這些都是修行人個人之願,也稱小願。然而還有一些修行人,卻會發出一些大願,就不只是限於自己願意成為和去做的事情,而是直面天地之間一切事情的發生。對於那些大願就很難解釋了,所以白衣人很乾脆地向陸正舉了一個例子,那就是佛祖的大願。

當初佛祖在修行之中所發的願是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此願之所以稱大,是因為已經出於一身之外。小者,自身之內,大者,與他人同在。當然此願之成要到佛祖真正成就諸緣不及之境才真正成就,才有確實之行。

佛祖自身已經成就解脫,為什麼還要讓其他一切眾生解脫?在佛門稱此為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有此慈悲,故而有此大願,因行此大願,所以佛祖所成之境界,也不是一般修行人所能比。(未完待續。)

第四十章 此心有願三不死

什麼事願?願就是人之所將為。什麼是願景?不是已經出現在天地之間的一切,而是天地之間的一切可以發生的變化和可能。其中行願者,並不是天地造化,而是人!天地造化,無心成事,但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