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府聲勢雖盛,好在都是在邱老太君身上。雖然這麼多年來,外面都傳聞邱老太君目不識丁,見識淺薄,可他和李家相交幾十年,深知李老國公夫妻的人品心胸。而從李碩和李蒙夫子對邱氏的敬愛之情上,就可以看出這位邱老太君絕非尋常婦人。

可再不尋常,最近這番變化也太讓人出乎意料了。

“那邱氏射玦”沒有讓他吃驚,畢竟李老國公一輩子都身在行伍,她作為將軍的妻子,一直想辦法減輕丈夫和兒孫拉弓射箭時的不適也是常理。

可那《三國演義》,就不得不讓重視起來了。此書應該確是李老國公的得意之作,不然邱氏一個不識字的婦人也不會倒背如流。此書他也看了,雖然還沒錄完老太君就病了,但就如今的內容來看,他還是非常滿意的。

因為這是一本宣揚“正統”的書。

《三國演義》中對於“蜀漢”的眾多褒譽,以及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的貶低,從中可見一斑。而江東眾多世族傾軋,孫權在其中各種平衡之舉,也讓他這位一登基就面臨各方勢力逼迫的皇帝產生了共鳴。

他父親和各方勢力都交好,當年又有李國公手握重兵壓制眾世族,自然是可以將這些世族放在不同的位置上,慢慢分化,徐徐圖之。誰知他父親出巡時遇見刺殺,李蒙中毒而亡,老國公悲拗之下一病不起,他父親早年身上就有痰症,老國公一病,他壓力劇增,竟是沒過兩年也去了。

事情發展的太快了。他父皇先前埋好的那麼多線,留下來的那麼多後手,竟是一下子全盤亂掉。這一亂,也讓他徹底感受到自己的根基有多淺薄,未來有多艱難。

和這些幾百年傳承的大族相比,他楚氏一族就如暴發戶一般可笑。

若不是他們當年第一個反,第一個打下荊南,又是眾望所歸,站住了跟腳,還不知道這天下將會姓什麼。

楚睿看著手邊的“邱氏扳指”。

他願意用李茂,是因為他性格平和,才能平庸,又想做出一番不弱於父親與兄長的成績來,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什麼仰仗的勢力,又不想寂寂無名,就只能緊緊站在他的身後,做他手裡的一把劍,一杆槍。

這樣的信國公既好控制,又早不成什麼威脅,若真的世族勢大,無法挽回,扔出去做棄子也能挽回局面。

可他錯估了那些勳貴們想要手握實權的人。就李茂這麼一個庸人,竟然也能被他們高高拱起,再加上清流和中立派在朝堂上的影響,現在勳貴一派,竟然也有和世族派分庭抗禮之勢。他原本想著等到可以對抗的地步,怎麼也要個一兩年的。

而後《三國演義》從上而下大受追捧,李老國公也被軍中奉為“武神”,有些士兵甚至偷偷畫了畫像供奉,更是把信國公府的聲望增添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若說這裡面沒有好事之人和勳貴派的推波助瀾,那他是一點都不信。

可他又能制止什麼?李老國公生前可是從未洩露過一分一毫,連軍權都大方交了的。現在他難道還要和一個死人計較關於聲望的問題嗎?

和《三國演義》比起來,微霜堂造成的影響反倒是微不足道了。只是一群學子,就算信國公府籠絡去了,關心太好的,他冷淡著不用就是了。

學子又算了什麼,原本翰林院裡的翰林們都是父皇為他和李蒙揹著的潛相,現在朝廷眾派林立,不少翰林都快熬成白頭了,位置卻一直沒空缺出來。若李茂真的能幫他平衡朝堂,就算結交學子,培養勢力,對他也是有利無害。

現在的信國公府,還是太弱了。

可惜那吏部由外任擢升的張寧原是世族一派,現在卻左右搖擺,還不知道是要忠於哪邊。

他原想著信國公府和他有姻親關係,總要傾斜一二,結果他不偏不倚,既不得罪世族,也不得罪勳貴,仗著和勳貴一脈交好,又出身世族,竟然也混的風生水起。

他明明身為皇帝,做事卻束手束腳,處處要考慮各方的勢力。就連他數次提出想要重新丈量土地,核算天下佃戶和隱戶的數量,重新分配農田,都屢次不成。

這些私戶賣身給世族,不用交稅,不用服役,隱沒戶籍,已成大患。

李老國公曾對他父皇說過“民心易得,民心易失,民心……易騙。”只要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讓民心改變。

楚睿如此一想,頓時對信國公府的氣消了大半。這些世族僅僅是為了自己利益,就可以置社稷王法於不顧,現在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用錢,土地荒蕪,無人可種,他又要輕徭薄役,休養生息……

再這樣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