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在君士坦丁堡的舉動,大約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剷平地方貴族勢力,推行在大宋行之多年的均田政策,構建起穩固的基本盤。
其次,保護,整理,發揚東羅馬的積澱,又組織科舉,廣攬賢才,施行文官治理地方。
第三點,就是基於萬民平等的主張,構建新的律法體系,革新制度。
三項歸結起來,就是全面落實大宋的治理方式。坦白講這是個風險很大的事情,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任何政策,都需要有人執行。
挺好的初衷,被歪嘴和尚念壞了,幾乎是必然的,在大宋也半點不奇怪。
到了拜占庭,幾乎是肯定不會辦好的。
畢竟這些地方的勢力沒有必要完全服從大宋的安排,能做到陽奉陰違就很不錯了,他們一定是要維護自己利益的。
指著這麼一群人,是安全不可能推行有效的改革。
塞爾柱突厥,西遼,都是這個毛病。
可偏偏妙就妙在那些鷹堡少年身上。
他們就是各地的奴隸出身,接受山中老人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是當做輔佐主人的左膀右臂來訓練的。
因此他們文武全才,都算是佼佼者。
到了大宋之後,正是十幾歲的年紀,三觀形成的時候。
趙桓給他們辦科舉,鼓勵讀書,放到地方歷練,讓他們積累經驗,熟悉政務……這一番操作下來,著實花了好大的心思,也不是誰都理解。
可趙桓的威望擺在那裡,做了也就做了,誰敢反對?
而到了今天,終於開花結果,產生了效果。
趙桓的培養不是讓他們做大宋的奴僕,當一個老老實實的精宋,趙桓是向他們展示大宋的治理,方方面面。
把好的示範擺在那裡,自然就有人學習。
這一點古已有之,倭國派了那麼多遣唐使,高麗,安南這些地方,都爭著以小中華自居,由此可見東方文化的魅力所在。
趙桓給這幫年輕人種下的種子,這一刻開花結果了。
經歷兩種文化洗禮的年輕人深入地方,到各個部落,尋找昔日的親朋好友,跟他們溝通,講解大宋的政策,說服他們接受改變……
其實想效仿大宋的人不少,比如那位鄭知常,變法推行之後,地方大亂,就連自己的老命都搭進去了。
這裡面的差別到底在哪呢?
其實也不算複雜,鄭知常是傳統的文人,他甚至比大宋計程車大夫還士大夫,推行變法自然是一頭撞在鐵板上。
他越是努力,結果就越慘烈。
要想真的順利推行,並且收到效果。不光要看政策如何,還要看站在哪一邊,替誰說話……趙桓把岳飛派過來,不光是看好岳飛的軍事才能,更看好岳飛的人品,也是篤定了,唯有岳飛,能在這一片陌生的土地,完美落實趙桓的構想。
事實也的確如此,岳飛沒有辜負趙桓的期盼。
他召集了當地許多部落頭人,主動跟他們喝酒暢談,談的就是對抗天花,其中一個部落首領阿尤布最是積極,而且他還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要和岳飛結成兄弟!
這個建議提出,所有人都傻了。
阿尤布啊,你可真是好大的一張臉啊!
岳飛是什麼人?
燕王的爵位就不說了,還是大宋官家的親家,本身擁有封地,坐擁強兵,哪怕是大遼太后,都要老老實實,半點不覺得比岳飛尊貴。
可阿尤布是什麼玩意?
就是個小部落的頭人,在他之上,還有部落聯盟,還有國家,朝廷,而他的朝廷也不過是西遼的屬國而已。
這中間隔了多少層啊!
只不過出人預料,岳飛竟然笑著答應了,不但答應,還跟他立刻喝酒盟誓,成了兄弟。
結拜之後,岳飛親自去了阿尤布的部落,和當地人講解抗擊天花的手段,緊接著,就向三萬人推行了牛痘接種。
阿尤布主動站出來,成為了第一個接種的。
有些事情並不複雜,一道聖旨,一項命令,自天子下達,最後變成一張告示,貼在城門口,光是如此,就能順利落實,人人尊奉,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一道指令,一個動作,完全做不到。
就比如說接種牛痘,疼不疼啊,有什麼後果啊,需要多少花費,還有要是信奉神明,會不會有衝突……別說是大宋朝了,哪怕放在一千年之後,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