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備戰,兩日後上午7時發動全面進攻。
屆時,主力以第4裝甲師、第14裝甲師、第35步兵師、第134坦克旅為精銳衝擊對手,總計坦克1552輛坦克、步兵戰車1148輛、履帶輸送車1037輛,偵察戰車344輛,火箭炮155門,自行火炮248門。
在整個戰術上,衛立煌選擇一種更為簡單直接的戰術,也最有利於發揮機械化裝甲集團軍優勢的戰術,精銳直接前插,大部隊在後面追進,前面負責突防,後面負責橫掃一切和支援,兩路前後一起突進,用速度優勢撕開對手。
至於後面的事情,他就交給傅作義的第一集團軍,而他只負責一路進攻到底,依照日軍防禦佈置和朝鮮南部的地形,他基本能一路打到羅州和光州,同濟州隔海相望,剩下的朝鮮東部地區戰場,他的第二集團軍就只能充當二線部隊,很難作為主力橫掃千軍萬馬。
不是打不了,而是衝不起來,裝甲部隊一旦在戰場上停下來,周邊沒有足夠的步兵負責協同保護作戰,那也只是一群反坦克炮的目標,只不過日軍缺乏合適的反坦克炮而已。
像東北國防軍第二集團軍的這種編制和編配,要麼不打,一打起來就必須一衝到底,越向後越順利,一直打到沒有油為止。
衛立煌的這次全體將官會議很簡單,但在此次的會議之後,第二集團軍就像是一臺被突然拉動的引擎,即將……立刻就將衝向敵軍,整個集團軍的一萬門炮就將萬炮齊發,將日軍轟炸成碎泥。
幾乎與此同時,日本東亞派遣軍的總司令松井石根陸軍大將也在漢城召開了“最終對決之會”,從情報和敵軍的部署情況來判斷,松井石根預計敵軍在四到五天之內就可能發動全面進攻,要求全軍必須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並將反坦克作為最重要的工作,務必想盡一切辦法,組織一切人力進行反坦克的作戰。
松井石根一直被日本軍界視作最有才能的軍事戰略家之一,在1935年曾推出現役,短暫的出任首相,此後又重新恢復現役,正式擔任東亞派遣軍的總司令。
但是得不到皇族信賴的他,在很多事情上都只能是皇族的傀儡,比如說此前的濟州海戰,他就一直予以反對,近期又被誣賴為因為他的反對和抵制,所以濟州海戰期間,海軍並未能得到陸軍航空部隊的全力支援,因此才導致了海軍的慘敗。
即便這樣的說法還只是流傳在日本海軍的下層,可松井石根還是揹負了很大的壓力,他竭盡所能,希望擋住東北國防軍即將到來的全面反攻,為爭取和談締造一個勉強還可以接受的環境。
至於最終能否擋住這件事,他倒是並沒有絕對的把握,關於中國坦克和裝甲部隊的水平,他一直都未能查證的非常清楚,如果以他對日本陸軍的裝甲部隊的研究來看,他倒不覺得情況有多嚴重,他最為擔心的還是東北國防軍的火炮部隊和航空部隊。
雖說雙方的火炮部隊在數量勉強還可以對峙。但是考慮中國自行火炮這種奇怪的情況,松井石根總覺得會在這個問題上吃虧。
在航空部隊的這個領域,松井石根算是徹底領教了中國空軍的厲害。以至於他都很難理解中國那麼多的優異戰機到底是怎麼製造出來,難道是從德國、法國、美國購買的嗎?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松井石根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何來百戰不殆?
大戰之前的寧靜是可怕的,足以令人窒息,日軍一直在試圖推測東北國防軍的準確進攻時間。但除非他們能夠說服大本營全軍後撤,否則合適進攻的情報即使僥倖得知,實際上也是無濟於事。
1940年1月18日。
上午7時。
帝國東北國防軍空軍第204師率先拉響揮師反攻的大潮,雖是一場註定要以陸軍為主體的戰爭,空軍還是會起到決定性的作戰,現代戰爭之中,空陸本身就已經不分家。
三個空軍師同時發動進攻。在17個殲擊機編隊的掩護下,j…5虎鯊戰鬥轟炸機和g…2狂風攻擊機對日軍展開狂轟濫炸,在第一輪的空襲之後,準備已久的火箭炮部隊開始對日軍後方陣地給予第二輪的密集轟炸,隨之才是機械化部隊快速進攻。
在這樣的大攻勢中。帝國陸軍並不追求炮兵的大規模覆蓋式打擊,因為前線陣地越是泥濘崎嶇不堪,越不利於機械化集團軍的大規模襲擊,僅需要火箭炮部隊和空軍部隊對敵軍的後方實施打擊,遏制對手的後撤。
數千輛mt22輕型坦克越過戰壕,在漫長的數公里長的防線上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