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部分

軍事備戰還是要做,而且要加緊做好做大,就像釣魚一樣,想要釣到大魚,總是要捨得魚餌,不妨就給日本和蘇聯更多的時間折騰下去吧。”

既然皇帝這麼說了,諸位也都明白皇帝的決策在簡單不過,眼前一切煩惱都隨之而去,帝國最終是要打一場核戰爭,一彈又一彈的消滅所有對手。

皇帝心意已決。

要用核彈打蘇聯和日本,而不是像蔣方震總參謀長所希望的那樣,儘可能的提前打滅日本,在世界混亂的局勢中保障帝國的安危和脫離整個混亂的軍事競賽。(未完待續。)

第283章 國防委員

1937年底的這一次中央國防委員會的常委例會和往常一樣的平常,但又不同尋常,正是這一年的最後一次常委會議,在華皇陛下的強硬表決之下,帝國中央內閣總理顧維鈞透過常委投票,正式列席常委之一。

這就意味著顧維鈞總理將在未來的任期內都會知道軍部的所有事情,所有的機密研究和備用作戰計劃,他都有權知道,對於每年高達27億中圓的鉅額軍費開支,他也將有權知道這些軍費的所有開支細節。

常委會議結束後,宋皇帝讓顧維鈞和蔣方震都留下來,準備就軍部和內閣之間的問題再做一次協調。

皇帝是軍部和內閣之上的帝國最高統帥。

宋彪同軍部這邊基本每天都有接觸,軍部之內的大事一概要由他親自決策,內閣這邊,宋彪平均每週會和顧維鈞見面一次,有時是討論局勢,有時是聽取內閣的解釋,有時是對一些重大的國內外事件作出一番要求。

同唐紹儀、歐陽賡內閣時代不同,宋彪對顧維鈞這一屆內閣干涉的更少,管的也更少,很多內閣政策即便不能令他滿意,他也會簽字同意批准。

三位總理大臣中,唐紹儀和顧維鈞都是特別精明的人才,在顧維鈞擔任外相的十年時間裡正好是帝國從列強進步為頂級列強的階段,在他任內,帝國在外交領域遇到了非常多的挑戰,比如兩次印尼風波,比如日本漢城挑釁事件,以及大蕭條等等,但顧維鈞都能很巧妙的應對。

如今這個世界看似混亂,但對中國卻是最為有利的局面,而這個局面恰恰是顧維鈞所推行的模糊戰略的結果。不管是擔任外相,還是擔任首相,顧維鈞在帝國外交政策都採取一種不明確敵對勢力的方針。對英美蘇德都保持一種穩定巧妙的平衡戰略,使得帝國在崛起為世界第一霸主的程序中難以被任何一方遏制,帝國沒有明確的敵人,在列強之中也沒有明確的盟友。對英美採取平衡模糊策略,對蘇德同樣採取平衡模糊戰略。

如果帝國一直堅固的維持英法中的同盟陣營,帝國在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遭遇更多的風險。過於緊密的維持中美法同盟,也會遭遇日蘇英的牽制。

這些選擇都不符合帝國的最高利益。

在推動模糊戰略的同時,顧維鈞繼續採取遠交近攻、聯西壓東的策略,對日本實施戰略和外交上的遏制,迫使英法美蘇德都不能過於明目張膽的同日本保持合作,不能對日本給予明顯的援助,帝國同時建立亞盟、上海國際貿易協會組織。憑藉亞洲領導者的身份牽制英蘇國,聯合法國牽制英國,聯合巴西、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牽制美國,再利用蘇德互相牽制。

今天的世界之所以一團混亂,各個陣營都相互敵視。誰都無法聯合成一個整體,這些局面本身就是顧維鈞總理的功勞,堪稱是居功至偉。

正因為他用聯縱制衡的外交手段將世界折騰的混亂不堪,中國才能在極少的牽制和壓力中快速崛起,即便今天的帝國在經濟總量、軍事實力,甚至海軍規模都超越英美,英美也極難有辦法對中國實施牽制和遏制。

牽一髮而動其身,這種危險的平衡和模糊戰略正是顧維鈞總理想要的效果。

顧維鈞內閣在外交上的政績很漂亮,在內政上則有一段時間都缺乏合適的政策和綱領,直到宋彪給出一系列的建議,並且讓汪兆銘在國會推動新的立案,在中央內閣增加副相職務,副相即副總理大臣,兼任國家經濟工作委員會理事長,在內閣排名高於外相,並由陳其採擔任帝國的第一位副相,負責協助顧維鈞處理內政工作。

自此,在顧維鈞這一屆的中央內閣徹底定型,由陳其採擔任副相,郭泰祺擔任外相,因為顧維鈞和歐陽錫歷來不和,歐陽錫卸任之後,由顧維鈞提名原央行貨幣委員會主任劉大鈞擔任新的財政大臣,農業水利大臣由楊兆麟接任,宋教仁再次被提名擔任法務大臣,宋教仁考慮拒絕,最後是在宋皇帝親自勸說下才選擇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