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2部分

歷最深的是方鼎英少將,出身於中央軍事參謀部的他已經提前做好了召開訓政會的準備,只等皇帝緊急回來,皇帝回不來,內廷總長舒方德回來也可以按規格召開中央訓政會。

內閣那邊也是一團混亂,到底是戰爭,還是和談,內閣根本無處適從。

在此之前,歐陽賡首相原本已經計劃安排交通大臣汪兆銘前往日本訪問,藉機就印尼事件進行談判接觸,結果未曾想到直接就進入了戰爭狀態。

聽說舒方德已經回到北京,歐陽賡立刻親自前往中央宮,等待中央訓政會的召開。

中華帝國和日本大致一樣,和德國也是如此,政府是管不到軍方的,開戰與否很難取決於政府,同德國的黨派之間爭鬥,以及日本的內閣、軍方的爭鬥不同,因為帝國的皇室處於強勢地位,皇室位於內閣、軍方之上,由皇室協調內閣、軍方之間的各種問題,實施嚴格的軍政分離制度,使得雙方不至於相互傾軋。

舒方德回到中央宮後,因為皇后也在歐洲,他先去內廷後宮覲見喬貴妃,向這位皇室貴妃大致通報將要召開中央訓政會的情況,但這只是一個程式上的規定,不管是喬貴妃,還是舒皇后都無權主持皇室的工作。

向喬貴妃這位皇室代表作了通報之後,舒方德才返回宣政廳主持中央訓政會議。

在舒方德抵達宣政廳的時候,內閣大臣和軍部的重要領導都已經抵達,分列兩排坐在會議桌的兩側,舒方德快步走進會議室裡,還有那麼些忐忑的坐下來將軍部的軍情匯總重新翻閱一番,這才正式的主持會議。

沒有皇帝在這裡鎮場,內閣和軍部都難免有些失控,相互指責對方,最後逼的舒方德決定通報皇上再做決議,大家才重新安靜下來,還是決定按照皇帝的決定先行下手,等勝負已分之後再由內閣派遣外交官談判停戰。

從日本能夠得到的戰爭回報很小。軍部和內閣都希望是打一場尊嚴之戰,以維護帝國世界強國的地位和尊嚴即可,沒有必要死磕下去。秉承帝國一貫的作風,既然要打,開局一定要猛烈,先聲奪人。也為後面的談判做好準備,畢竟長期打下去只會讓英美等國獲利,不利於帝國繼續追求世界經濟霸主的席位。

透過中央訓政會這個渠道和中央內閣溝通之後。舒方德和中央軍部的蔣方震、陳其採、趙庭柱這些舊日同僚們繼續在會談室裡商量軍方的下一步的詳細對策。

帝國的軍事體系和外國有著較大的差別,在實行大軍種體制變革後,為了避免帝國海陸空三軍像日本海陸兩軍那樣內部傾軋惡鬥,帝國將陸軍部、空軍部、海軍部和巡防總局合併成國防部,設立中央國防委員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機構。

宋皇帝是中華帝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在此之下設有中央軍事總參謀部,也就是中央軍部。中央軍部下設陸軍參謀部、海軍參謀部、空軍參謀部、後勤部、作戰訓練部、軍事教育部、文政部、軍事科技研究總局(軍科總局)和中央軍情總局,陸海空三參謀部各設一名參謀總長,負責本軍種的日常工作。

總體上,國防部負責政策制定和統籌安排,而中央軍部負責執行。但真正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是中央軍事委員會。

蔡鍔因為一度過於保護騎兵,造成陸軍內部分裂,被迫退出現役,轉而擔任國土資源部大臣,段祺瑞、張顯仁、祝謙等並非本系的上將也都因年齡和其他原因退役,陳武因為違反軍法受處置,降兩級以少將軍銜強制退役,楊鐵生因病退出現役。

加上舒方德轉任內廷總長,帝國曾經的十四位陸軍上將和一位空軍上將,如今還在中央軍部的只剩下蔣方震、蔣雁行、趙庭柱、陳其採、張孝淮、張亞虎、傅良佐、張鴻逵八人。

作為一個戰爭之強國,帝國既沒有開國十大元帥,也沒有十大大將,老一代的基本都退出了現役,帝國陸軍中將一級有112人,43位出身於遠東陸軍士官學校。

這就是帝國的新陳代謝,新的時代已經屬於帝國新一代的中青年軍官們,這是郭春霖、傅作義、衛立煌、潘兆勤、黃百韜、白崇禧、薛嶽、劉亞昭、劉景桂、郭玉謙、徐尉、陳厚甫、陳季良……這一代人的大時代,在這一屆國防委員的24人大名單中,新生代的這一批佔了17位。

蔣方震一如既往繼續擔任中央軍部總參謀長,陳其採擔任國防大臣,張亞虎擔任中央直隸軍區司令,趙庭柱擔任遠東軍區司令,蔣雁行擔任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傅良佐接替蔡鍔擔任陸軍參謀總長,張鴻逵擔任中央軍事學院院長,張孝淮擔任遠東軍事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