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勳睿無所謂,反正他擁有的軍隊,從此就稱呼為鄭家軍了,再說軍士人數的多少,完全由他自行掌控,表面上是五千六百人,實際多少,那要看他的財力如何了。
按照朝廷的規定,延安衛可以擁有五千六百軍士,一個衛所下轄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一個千戶所下轄是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兵員一百一十二人,每個百戶所下轄兩個總旗,每旗兵員五十六人,每旗下轄五個小旗,每個小旗十人。
指揮使下設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衛鎮撫、經歷、知事、吏目、倉大使和副使等武官,其中指揮使和指揮同知,都是正三品的品階,可惜這樣的品階,根本無人在意,特別是在文官的眼裡,屁都不是一人,衛所正三品的衛指揮使,見到了四品知府之後,還要行禮,戰時可能還要受知府的節制。
衛指揮使最為要命的是軍官設定,五千六百人,各級有品階的軍官,總人數達到兩百六十人以上,平均二十人之中,就有一名軍官,要知道這些軍官之中,還沒有算上最基層的小旗,這樣的軍隊,若是按照品階來落實軍官,軍官人數多,耗費自然大。
兩千二百多流寇,經過嚴格甄別,其中一千八百人被挑選出來,加入到鄭家軍之中,七十多人被斬殺,這些都是神一魁原來的骨幹,剩下的人,除開年老體弱的放回故里,其餘的勒令在膚施縣郊外耕田種地,不得隨意離開,否則格殺勿論。
訓練的事宜,有鄭錦宏和楊鶴兩人直接負責,必須進行嚴酷的訓練,特別是思想認識上面的轉變,必須要改變過來,若是發現有流寇的氣息,立即革除。
經過如此的整合,剛剛成立的鄭家軍有軍士兩千六百人。
軍官的任命,鄭勳睿認真思考了,改變稱呼是不可能的,這是朝廷的規定,不能夠違背,但軍官數目的多少,他可以控制。
鄭錦宏、楊鶴兩人出任指揮同知,洪欣貴、洪欣濤、洪欣瑜三人為千戶,設立二十六名百戶,五十二名總旗,暫時不設立小旗。
鄭錦宏兼任衛鎮撫,這個職位異常的關鍵,直接管理軍紀。
接下來就是盤家底了,鄭勳睿從京城帶來的一萬四千兩黃金,暫時沒有動,還有玉蜀黍和甘薯種子,此外就是繳獲的糧食,數目還是不少的,從不沾泥那裡繳獲了糧食兩千石,從神一魁處繳獲的糧食更多,接近三千石,如此糧食的總數接近五千石了。
這些糧食,是鄭家軍發展下去的關鍵。
延安府各地糧食的價格,讓鄭勳睿都是倒吸一口涼氣,每石糧食的價格達到了十兩銀子,幾乎是南方的五倍了,如此高昂的價格,官吏都難以承受,老百姓根本買不起。
五千石糧食,維持兩千六百人一年是足夠的,所以這些糧食,鄭勳睿是不可能拿出賑災的,那樣可能什麼事情都辦不好。
至於說兵器,目前來看是足夠了,繳獲的兵器,以及兵器庫裡面的武器,足夠裝備了,不夠的就是棉甲了,這個可以慢慢來想辦法。
錢財暫時不能夠動,鄭勳睿的目光轉向了戰馬,延安府各地最缺的就是戰馬,戰馬的價格也是非常高的,比阿拉伯馬差不少的南番馬,每匹的價格也在八十兩銀子以上,而且還買不到,朝廷的大軍到陝西來剿滅流寇的時候,幾乎是強行徵收戰馬的,除開士紳富戶能夠抱住家裡的馬匹,其餘的不能夠倖免,都被徵收了。
鄭勳睿需要培訓的是強悍的騎兵,步卒可以放在後面,在延安府這樣廣袤的地盤上,依靠步卒作戰,恐怕什麼事情都辦不了,只有捱打的份了。
可是目前購買戰馬,鄭勳睿還沒有那麼大的實力,他這個延安府知府,在延安是了不起的,可是走出去,沒有誰會買賬,巧取豪奪也要有物件。
繼續要求父親在江寧縣購買阿拉伯馬,目前看來也不行,這麼多的戰馬,不可能運送到延安府來,路上出現了意外,他承受不住。
鄭家軍目前擁有的戰馬,包括八百匹阿拉伯戰馬,兩百零五匹南番馬,四十七匹西南馬,其中的阿拉伯戰馬和南番馬是可以作為戰馬使用的,西南馬純粹是運輸用,不可能作為戰馬來使用,也就是說,騎兵的數目,在鄭家軍之中還佔不到一半。
這個問題令他非常的頭疼。
烏珠穆沁馬的來源是草原與河套地區,南番馬的來源是四川貴州一帶,這兩個地方,距離延安府,也不算是很遠,特別是烏珠穆沁馬,主要來自於河套地區,距離延安府所轄的府谷,不過百里左右的距離,但是價格一樣不菲,而且河套地區所屬的鄂爾多斯部,因為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