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人一個指導。甚至這篇文章,讓李賢都眼睛一亮,竟然有人寫出這樣的文章,堪稱這個時代的“啟蒙”之作。

董冠武被李賢看著很有些忐忑。話說自己經過一年多時間醞釀,終於完稿後,帶著忐忑的心情,投稿到了自己的上司。第一天,沒有資訊傳來,第二天還沒有資訊傳來,就在董冠武焦急的時候,昨天頂頭上司親自前來通知:

‘你的文章,賢王已經看過了,明天報紙頭版,完全刊登!

還有,明天不要出去採訪了,等在辦公室,等待賢王召見!’

當時董冠武就懵了,驚喜來的太大!就是一篇文章而已,結果竟然驚動了賢王?還要刊登安陽日報的頭版?

安陽日報,那是安陽第一份報紙,也是安陽的官方報紙、更是方圓萬里所有人必讀的報紙!在這樣的報紙上,刊登頭版,而且是整篇文章刊登,足足佔據頭版、二版、三版三個版面,太……難以置信了。

碾轉反側一晚上,上午時候,賢王身邊的親兵隊長之一的袁雲親自來到辦公室,在無數同事羨慕的眼神中,坐上那噴著“安陽”二字的簡潔大方又高貴典雅的機車,來到了安陽城主府,並見到了李賢。

董冠武來到李賢面前的時候,發現偉大的賢王正拿著自己的稿件在閱讀,似乎還在批改中。

於是,董冠武就靜靜地等待,許久,李賢似乎批改完了,才抬頭,“機器時代這篇文章,是你獨立撰寫的?”

“是!”董冠武心中忐忑,卻還是肯定的回答。

“很好!”李賢先給這個年輕人一顆定心丸——話說李賢的年齡,和董冠武差不多。

但“很好”這兩個字,卻讓董冠武不再忐忑。

稍作停頓,李賢才繼續說道:“這篇文章很好,可以說剛好填補了安陽現在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理論指導。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想法的?這樣的一篇文章,絕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去年,是去年,差不多是去年這個時候。那時候我坐在高架橋的橋樑下,忽然有了這個想法。”董冠武很激動,說話時候,昂首挺胸,似乎要將全身的力氣都擠出來。

“這期間,都是你一個人的想法,還是有別人參與?”

“都是我一個人的想法。不過也曾讀過大量的報紙、看到過大量的事實;在採訪中,也曾向很多被採訪者詢問過他們的感觸等。經過一年多時間積累,反覆修改稿件,才有了現在的想法。”

“好!”李賢大讚,“董冠武聽令。”

“是!”董冠武心臟砰砰直跳。

“明天開始,到我身邊來,負責文書之類。好好表現。”

“啊……好……啊……謝謝……”董冠武語無倫次、眼睛有些發直,一個小小的記者,竟忽然被賢王看中,要調到身邊負責文書。

什麼是文書?這是接觸最核心秘密的地方!董冠武作為記者,見多識廣,如何不知道“文書”這個位置有多麼重要。

在一般帝國的皇宮中,就有專門負責為皇帝陛下起草詔書、蓋印、乃是稽核奏章的人,這樣的人權利極大。在安陽,雖然現在沒有這樣的官職,但卻有了“文書”的職位出現。

文書負責整理所有的、權利範圍內的資料檔案,權利或許不大,但絕對是……極其重要,能夠接觸太多太多的機密!

一直到袁雲將董冠武送出城主府,董冠武都有些暈暈乎乎的。

但臨走之前,袁雲卻將一個檔案送到董冠武手上,“這是賢王批示過的《機器時代》,你自己看吧。”

“啊?啊……啊!”董冠武一連串驚呼,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就站在城主府門口,翻看起來。文稿,就是當初自己交上去的文稿,但此刻的文稿上,已經被批註了不少、甚至補充了不少。

字跡不是很漂亮,賢王的字不好看,幾乎是安陽一個小小的‘歡樂點’。

安陽有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得到了所謂賢王親筆書寫的檔案,想要辨別真偽首先要看字跡;如果字跡漂亮的、規整的,一定不是賢王親手寫的;如果字跡像……咳咳……狗爬,那你得到的就可能真跡了。

不過董冠武現在根本就沒有這個心思,而是仔細閱讀李賢批註的;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佩服。等看完了,董冠武忽然有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這根本就不是批註,幾乎就是重新另外書寫了一本《機器時代》。

“原來這就是賢王的眼光,怪不得賢王能帶來這樣的變化。”董冠武看完了,才忽然醒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