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次年,二月,劉宏病發後的情況非常危急,立刻召見大臣商議後事,以立繼承人。

由於劉宏晚年時,特別寵愛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劉協,並交於孝仁皇劉萇之妻董太后扶養。董太后特別偏愛劉協,多次要求劉宏改立劉協為太子。但劉宏牢記漢王室立長立嫡的原則,因此遲疑不決。

蹇碩知道劉辯是何進的外甥絕不允許他當上皇帝,因此,就暗中和董太后商議。蹇碩說道:“要想立皇子劉協,必須先除掉大將軍何進,以絕後患。”

皇宮內的爭鬥的殘酷的,因此,董太后只是略微一思考,就同意了蹇碩的意見,誅殺何進。

不巧,這個事情被侍衛長潘隱探聽了。

潘隱立刻向何進報告。何進驚慌失措,立刻打道回府,馬上召集袁紹及曹操等人共議大事。

袁紹無謀,但是喜歡錶現,搶先說道:“俗話有云,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應該立刻領軍隊殺入宮內,盡誅宦官。”

曹操原本是濟南相,他和孫燦一樣,都對貪官非常的痛恨,一上任就嚴懲了領地內的大小貪官若干。

可惜,曹操的運氣就是沒有孫燦好,孫燦懲治貪官得到了百姓的好評,但是曹操懲治貪官卻得罪了朝中的大臣。

不久,朝廷下令,將曹操調為東郡太守。東郡太守比濟南相要高一級,正好和孫燦平級。可以說曹操是升了官,但是實際卻不以為然。東郡地處偏遠,曹操無權無勢,去那裡必會遭到暗害。

可是,曹操是何許人也,能害到他的人全天下頂多也不過百個。他立刻就醒悟到了關鍵。所謂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隨即就作出了相應的措施,那就是辭官,以身體報恙為由,不幹了。

後來,又受到了何進的邀請入洛陽,擔任典軍校尉一職。曹操便毫不猶豫地結束了隱居生活,趕到洛陽報到,再次成了何進的幕僚。

他聽袁紹那不經過大腦思考的無知話語,便立刻反駁道:“內宮的禁軍、宦官不可計數,若在內宮動刀劍火拼,會被世人說我等不顧禮節,逼宮威脅陛下。不但會讓人恥笑,還會落個不忠的罪名。”

袁紹辯駁道:“大將軍霍光惜年也不是因為逼宮,從而名垂青史?此刻情形也和當年差不多嘛。”

就在這雙方爭論不休的時候,潘隱又派使者前來,說:“陛下已經駕崩,如果在不處理繼承之事,讓董太后乘機奪權,太子劉辯和何後都會有生命危險。”

曹操想了片刻,立刻道:“此刻,情況萬分危急,今日之法,唯有先正君位。請大將軍立刻以何後的名義召集三公及文武大臣,先扶持太子登上九五之尊。另外為了防止上軍校尉蹇碩以武力阻撓,應該就近調動洛陽城中忠於我等的將士,護送大臣進入皇宮,完成新皇帝就任大典。朝內趙忠及段圭等人都與何後交好,我們應當勸他們站在我方,或者保持中立,使得宮內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分裂,這樣一來,不但可以孤立蹇碩,還可以讓趙忠、段圭保太子和何後的安全,只要太子一登基,就可以根據大漢制度,解除宦官擅權干政的這一弊端,保我大漢百年基業。”

曹操的一番分析的入情入理,面面俱到,在危急之時,能想出如此及時之良策、妙方,在座的諸位無不接受,認同。

何進當即以大將軍之名,調動洛陽外部軍團五千人,由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右校尉淳于瓊等率領分別在皇宮的周圍佈防,嚴禁其他軍隊接近皇宮。

當蹇碩知道這資訊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再加上郭勝、趙忠等見機倒戈,以及段圭等的不願參與此事,蹇碩已是孤立無援,被何進誅殺。

劉辯順利的當上了天子。

郭勝、趙忠等人因為保護何後,從而避過了一劫。但是他們非常清楚,何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消滅朝中的宦官集團。

因此,他們立刻又行動了起來,巴結何進的家人,表示他二人很忠於何太后,另一邊就和董太皇太后商議,如何搬倒何進。

董太皇太后立刻就說出了他兄弟驃董重在司隸駐有重兵,可以抵擋袁紹、曹操計程車兵。

次日,董太皇太后就降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入洛陽輔佐新君。

董重經過董太皇太后的慫恿,非常的狂妄,私自將精銳部隊帶入京城。

於是,董重的大軍與何進的大軍,便在洛陽城內互相虎視眈眈,相互敵視起來,雙方都是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因為,劉辯順利當上了天子,何太后的心願已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