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哪裡?

從哪時起,我開始認真地審視起了我自己,審視起了我在嘉迪走過的這麼幾年,到底自己有沒有在走彎路。現在,我能什麼,我會做什麼,我什麼地方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更具競爭力。也許,從那時起,我開始比別人多了一份的理性,多了一份自我。我明白:主動、高效、創新是伴隨我在嘉迪發展的主旋律。

也就是從哪時起,我更加理性地明白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也更加完善了自己的競爭力。

因為我知道我要做些什麼。

所以,在這以後的工作中,我一直跟我的下屬講,每個人都必須換位思考,你要站在你的上司的角度考慮問題,你要想上司之所想,急上司之所急。很多的工作要走在上司的前面,最好的結果是當你的上司吩咐你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很平靜地對他說:我已經做好了。我想這個時候,你的上司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你也一定會得到上司的喜愛。也許我自己就是屬於這種型別的人,我喜歡提前做一些工作。

在很多的時候,只要我知道老闆在哪個地方出席活動有發言,我都會提前做好安排,比如與會務組提前做好溝通,瞭解出席的人員,做好發言內容的準備,甚至屆時發言人員的順序我都會做一個全面的瞭解,等老闆跟我講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就會向老闆說:這件事我已經安排好了,隨後娓娓向老闆彙報。

第三章 漸行漸遠(7)

3、脖子以上的事情

其實與諮詢公司打交道多了,你就會發現,諮詢公司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很多的工作都是脖子以上的事情。的確也是這樣,很多的工作起決定作用的都是“思路”。所謂思路決定出路。

如果沒有麥肯的介入,沒有與他們的親密接觸,我想對“脖子以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不會那麼的透徹,也不會有“系統的工作思路”。因為我一直納悶於諮詢公司的工作思路與方法,在與他們接觸以前,我覺得他們很神秘,也很神,一個公司的問題,經他們一診斷,開出一個藥方,竟然能起作用,竟然有這麼多的公司請這些諮詢公司做諮詢,經過與他們接觸以後,我發現,這裡面其實是一套方法的,那就是諮詢公司進入諮詢程式以後,他們也象醫生一樣,必須要知道這個公司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問題,然後針對問題,拿出解決的方案。其實這句話說出來很簡單,甚至一錢不值,但是很多的人在工作中都沒有認真地去思索過這句話,也沒有認真地應用這句話,往往是腳痛醫腳,頭痛醫頭,最後一事無成。

當我發現並領悟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如獲至寶,每當我碰到問題的時候,我就用句話放在上面測試一下:“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這樣?然後如何解決”,很靈驗的,往往都能手到病除,就象是《天龍八部》裡面會吸天下各種劇毒的冰蟾蜍。

其實,我從來都不認為自己脖子以上的哪部分比別人的大或者比別人粗,我只認為也許自己“脖子以上那部分”中的眼睛比別人喜歡多看一些東西,然後“脖子以上那部分”中的腦子多轉了幾圈。

僅此而已。

(五)、與媒體為伍

也許是自己自幼喜歡中文的原因,從小學到大學,從大學到企業參加工作,自己就一直跟隨文字打交道,在企業裡跟隨文字打交道最早還是在行政部門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是一本《企業世界》雜誌的副總編的一段交往。那時在行政部經常與文字打交道,喜歡舞文弄墨的,我沒有做過一天的營銷工作,當時卻寫了一篇稿子名字叫《營銷創新是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當時就投向了一本叫《企業世界》的雜誌,後來一個女的副總編給我來了一個電話,說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準備給我刊登出來,還說有機會到公司來看看,我當然說歡迎。

一天,這個副總編果然來了,當時她不是很熟悉怎麼到我們公司來,我說那我們公司的車到碼頭來接你吧,後來她在碼頭打電話來說怎麼沒有看到公司的車,我說不可能,駕駛員說早已到了碼頭等,就是沒有看到客人,後來再一瞭解才知道,這個副總編原來是坐錯了輪船,公司的司機馬上掉轉車頭,到另一個碼頭去接她。

當駕駛員把她接到公司的時候,我在公司老的行政大樓接待了她,她有備而來,把我的稿子的清樣都帶來的,還就其中幾處準備修改的地方一一與我商量,當時我覺得她做事很認真,後來,她還問公司是否準備在這本雜誌上做一點廣告,我告訴她,廣告的事情可能要由當時的廣告企劃副總來負責,她說既然這麼麻煩就下次再說,過了一個月,我的文章出來,她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