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會有什麼結局呢?”一向有持無恐的李林甫也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的結局,
章仇兼瓊正是在此事上被罷免了左相,最後離奇而死,這算不算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呢?一樣的案件、一樣的性質,章仇被罷相,那自己呢?李林甫忽然出了一身冷汗,恐怕李隆基遲遲不肯饒恕章仇兼瓊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自己挖坑吧!
既想通這一層,已無後路地李林甫心裡忽然生出一種背水一戰的壯烈,自己還有資本,只要運籌得當,未必會輸。
況且,在楊國忠、慶王地身後,善於抓住機會的李林甫發現在那裡還藏著一頭狼,這就是一直不露聲色的李清。
刑部從李清手上接過蘇州縱火案的人犯,雖然他們有人承認參與縱火,但李林甫很快就發現了裡面的問題,李俅在哪裡去了?還有被劫的官銀大半都沒見,到哪裡去了?最關鍵是他安插在慶王身邊的吳道人,今天早上屍首被人在河中撈起,他怎麼會暴露的?這些天他在哪裡?
雖然有可能是慶王在蘇州全身而退,但一向瞭解李清的李林甫卻知道,事情決不會是那麼簡單。
李林甫揹著在房間裡思索,他的眉頭擰成了一團亂麻,‘如果這些證據真的還在李清的手上,那他的目的是什麼?’不管李林甫怎麼想,他都猜不出李清的用意。
“老爺,高公公來了,他有急事!”
“高力士!”李林甫的腦海裡象閃過一道閃電,頓時將某些被遺忘的角落照亮,這個李隆基的影子,大唐權勢最大的宦官,自己怎麼把他給忘了。
“快快有請!不!我親自去請!”李林甫從藤椅上彈起,箭步如飛地向外走去。
高力士正是受李隆基的委託來告誡李林甫不要用蘇州縱火案對付慶王,不要打亂他在東宮部署上的平衡,可這就儼如養魚人在拉網時告誡網中的魚不要亂蹦,會弄壞他的魚網一樣。
他既然收拾李林甫,可又不准他反抗,這怎麼可能。
況且今天的高力士也和以往幾次有些不同,他今天有了私心,他也要在這次權力重組中押上一寶,那麼,他押的是誰?
第二百八十二章 陰招出手
李林甫的府中出來,高力士並沒有立刻回府,而是命城裡閒逛,他也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年沒有看長安的街景,似乎是開元二十五年,他曾經攜老妻在朱雀大街上觀過燈,這一晃就過了十幾年,孫子也十歲了。
夜已經深了,朱雀大街的夜市開始收攤,再不回去,坊門就關了,不少人在利用收攤的最後時刻,掏出三五文錢買下廉價的小商品,每個攤位前都簇滿了人,夜市的生意在快結束時反倒好了。
“老王,去給我買下那個布老虎。”
高力士遙指懸掛在小攤上的一隻布藝老虎,笑著讓車伕替他買回來,這是給孫子的禮物,那個天天纏著他講故事的小傢伙已經成了高力士全部的希望和寄託,片士摸著縫得密密麻麻的針腳,心中有些感慨,做這個布老虎少說也要花耗一夜的時間,但只值十文錢,而他身邊的豪門萬貫,這中間的差距何以千萬裡計。
高力士搖了搖頭,將布老虎放在一旁,思緒又習慣性地回到朝中,朝中權鬥已趨白熱化,幾會被兩派共指,容不得含糊其詞,但高力士卻是在雲端上看廝殺的閒客,表面上他只是宮中宦官,不參與朝政,但事實唐政治,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哥舒翰等等,這些重量級的大臣背後,都可以看見高力士的身影,如今在權力重組的新一輪風波里,高力士
不過他這一次卻看得更遠,他要為他的孫子和家族的興盛奠下堅實的基礎,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李隆基。慶王、永王之爭不過是為了人。表明他在選東宮之主上舉棋不定,但實際上無論慶王或永王都不可能入主東宮,沒有人知道李隆基在想什麼,就連他高力士也不知道,但他可以從一些細
高力士地寶就押在了李清的身上,準確地說,是押在李清所力挺的廣平王李俶的身上,這是一個沒有人注意的冷門,李清注意到了。現在他高力士也注意到了,於是,將廣平王推上去,就成了高力士和李清二人共同的目標。
這時,朱雀門上的第一輪鼓聲轟隆隆響起,大街上的百姓頓時慌了手腳,紛紛作鳥獸四散。坊門關了,可是要露宿街頭,一些小商販也再沒有心情做生意,胡亂收拾起東西。便匆匆離去,很快,大街上變得寂寥無人,只留下一地的廢紙草屑在風中翻滾。
坊門眼看就快要關了,高力士地遊興也隨之消失,馬車轉了個彎。向東北方向而去。
只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