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am 的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產品;有語音識別、面孔識別技術;還有重要的資料採集技術,這些技術的原理非常深奧。資料採集技術可以像工具一樣從企業和網際網路資源中釣取蓋茨所說的“商業情報”。隨著微軟的發展,這種想象力上的拓展也就使得微軟的高層領導和工程師們從原來早熟的孩子變成了一群經驗老道的專家。在這些員工發揮你的想象力與逆向思維的能力的時候,微軟開始迎來技術和產品上的創新的大浪潮。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進,讓微軟的創新之路長走長新。

突破新的瓶頸

雖然微軟憑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方面不斷收穫豐碩的果實,但是微軟必須正視的問題是,這個以智慧財產權保護起家的公司,在中國這樣一個智慧財產權還沒有得到很好地保護的市場裡,無法形成其在美國那樣的霸氣——微軟的產品有壟斷市場的事實,卻無法在使微軟中國形成壟斷市場的權利。中國人的尚禮之道與積存的民族情緒不會對美國這樣一個個性張揚的企業買賬。當然,微軟在本土美國,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微軟的競爭文化與美國的“利益均沾”原則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當微軟將自己開發的瀏覽器IE捆綁到作業系統windows上後,就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時至今日,雖然微軟在產品創新上屢有建樹,但在市場上卻不斷遭遇到訴訟的挑戰。客戶也對其產品頗有微辭。

為了突破銷售這個瓶頸,蓋茨費盡了腦汁,曉之以情,動之以禮成了微軟最後萬般無奈下的結果。在中國,微軟更是頻頻向政府示好,企圖透過攻關的方式來打破僵局。

早在在Windows研究的過程中,微軟公司不斷舉行新聞釋出會,向人們展示Windows的設計思想和主要功能。這種先入為主的策略使微軟佔領市場。

蓋茨注視著軟體技術本身的發展變化,還專門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項活動,舉辦兒童徵文比賽。參賽的物件限制在9歲~12歲的兒童,要求很簡單“描述你心目中最有魅力的電腦”。為刺激孩子們參賽,微軟公司許諾:凡是文章寫得好的孩子,都可以獲得一份豐厚的獎品,並將被邀請到微軟總部參觀,和比爾·蓋茨見面合影留念。�

蓋茨始終認為:這些現在年齡尚小的兒童,在幾年以後,將可能成為電腦市場上最大的使用者,他們對電腦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電腦業的發展方向,瞭解他們的想法,有助於微軟發展戰略的制定,進而使微軟開發的產品具有超前的意義,而且他們的想像力能給程式設計師以啟迪。

1986年,微軟開發出了一個名叫“沃克斯”的軟體的試用版。為了檢查它的市場定位,在12月,微軟公司專門舉行了一個座談會,邀請了三男四女參加。他們來自不同的行業,擔任不同的職務。�

從座談會到兒童徵文比賽,微軟公司能穩步發展前進,和蓋茨注重廣泛收集資訊,聽取意見的策略大有關係。微軟正因為常常採用這樣的方式,瞭解市場,把握市場需求,所以,推出產品總有過人之處。�

而在中國,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解決困境的辦法就是以“企業公民”形象讓中國大眾感動。2002年8月和12月,微軟中國兩次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0萬美金;2002年11月,微軟中國向中華殘疾人服務網捐贈升級網站軟體,向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捐贈軟體;2002年12月,向以北方工業大學特困大學生為主成立的互助團體“自強社”捐款20000無人民幣;2003年5月,為幫助抗擊SARS捐款150萬人民幣。微軟中國參與慈善事業的頻度讓人耳目一新,若有所思。

“微軟公司下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資訊高速公路,我們為此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有識之士也能夠清楚地看到我們的遠景規劃。微軟將以百分之百的力量去實施這個計劃。對這項決策,我有絕對的信心。”�

蓋茨完全有理由這樣說,因為微軟公司做出這樣的決策,不是空穴來風,更不是閉門造車。為推動大批次銷售,保證公司產品成為或繼續成為行業標準,微軟採取了簽訂獨佔性供貨合同的手段。�

在1995年,當網景公司的網路瀏覽軟體Navigator以一枝獨秀的姿態,佔據網際網路絡軟體市場的時候,為搶奪市場,微軟公司的瀏覽軟體Explorer一直堅持其免費策略,公司使用者一樣可以直接下載使用。�

微軟公司的產品之所以一直以來能依靠強大的市場攻勢,將對手打得落花流水是因為他們有一支全美最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