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1部分

在五千年的悠長歲月裡,中國文化曾有過各種各樣的輝煌。先秦時期已經有百家爭鳴,此後更有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小說,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各個輝煌時期的代表。而無論形式如何,其深層次的文化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形式的不同只是這種精神在不同時代形勢下的反映。

但這一切,現在已經改變了。經過幾千年的原地打轉,中華民族陷入了一個迴圈的怪圈不能超脫,終於在清末成為一個政治經濟落後的民族。西學東漸,原有的文化幾乎被完全拋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從此割斷。

在當今中國社會,可以說是存在著兩種思想,一種是傳統文化的思想,沒有繼承和發揚廣大,這種文化是精華和糟粕並存。而另一種是一種超越現實條件的超前思想。無論哪一種,都不符合當今中國人的形象和精神。

一句話,當前中國文化的弱勢,正是由於缺乏一種與世俱進,能夠展現當今中國人真正面貌的文化精神,中國人缺乏一個總體的抽象的正面形象。在文化的各種形式中,缺乏真正能代表當代中國人的形象。

沒有這樣的精神,沒有這樣的形象,造成不少人崇洋媚外,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要圓。這是悲哀,五千年沉澱下的悲哀。

正如拿破崙所說,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而直到現在,這頭雄獅還沒有真正地甦醒。中國沒有強大到一覽眾山小,也不是一些盲目崇洋的人眼中的弱者,它的潛力巨大,但要真正贏得自己應得的地位,任重而道遠。看清自己的地位,確定自己的目標,才是中國人現在最需要做的。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