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機大肆吹噓了他生意眼光如何獨到,與澳洲財團那些鬼佬們的關係又如何如何。最後,他忽然很認真的說道:“榮先生!西餐伙食這生意好做,我有意擴大來做,但實話說吧,兄弟資金欠缺,榮先生有興趣的話,不妨考慮投資一二下去,我大眼光保證來年賺大錢!”
榮少亨微微一笑,立刻爽快地一口答應道:“這個好說,光哥缺多少?一萬,兩萬夠嗎?!這不是借,就當榮某投資吧!”
大眼光一聽,登時喜出望外,心道,今日真是走了好運哩!他連忙起身道:“夠!夠!足夠了!榮先生果然是器宇不凡,豪爽啊!”
榮少亨淡淡一笑,然後又立刻道:“好,好說,舉手之勞!只不過兄弟我有些生意上的事情需要和澳洲財團的一些決策者商談,不知道能不能約個時間和他們見上一面?!”
“澳洲財團的決策者?有三個鬼佬的,而且一個個眼睛都長在鼻子上!”
“就是因為難辦,所以我才想問一下光哥可有什麼門路嗎?”
大眼光一聽,立刻眉開眼笑道:“門路當然有,這也是舉手之勞!不過嘛……”
榮少亨淡淡一笑,他立刻從皮夾中掏出一本支票,刷刷地寫了一個數字,撕下來向大眼光面前一推,道:“什麼時候讓我見到澳洲財團的人,這支票就什麼時候兌現,明白?!”
大眼光連忙道:“明白,我當然明白,您放一百個心吧,我一定會幫你引薦澳洲財團高層的!呵呵!”
榮少亨看著眼前心滿意足的大眼光,嘴角一翹,桀驁地笑了。
一會兒後,大眼光就悄悄地離開了榮少亨的那張茶桌,他的口袋裡珍藏著那張支票,就如同揣著一盆火爐,把他灼的渾身暖洋洋的。他連自己平日裡最喜歡的早茶也不享受了,趕緊溜了出去,他必須立刻就上澳洲財團的辦公大樓去,無論如何一定要見到財團的首席代表史蒂夫,為了不辜負榮先生所託,當然更為了那張還沒有兌現的支票嘍!
第193章 叼著肥肉的狗
榮少亨透過小老闆大眼光的努力,在幾天後便立刻與澳洲財團三大巨頭之一的史蒂夫先生搭上了線,並且決定明天進行正式的會晤,地點安排維多利亞港旁的一間西洋人開的高雅格調的咖啡廳。
在這裡說起澳洲財團,就不得不提如今“亞視”的前身麗的,以及麗的和無線展開的一系列的電視風雲。
香港的電視劇一向是“香港製造”品牌中最有口皆碑,香港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最近幾年來香港電視劇和眾多明星的不斷輸出,也令一直藏於幕後的電視臺成為華人觀眾津津樂道的“造星工廠”,除去TVB無線外,麗的算是華人觀眾中最具代表性的電視臺品牌。
香港麗的從五十年代正式啟播,一直獨領風騷,可自六七年無線電視臺成立之後,兩臺便開始了你死我活的爭霸戰。兩個處於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商業電視臺因為收視率和廣告商這個“萬惡之源”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不停交戰
麗的之前是收費電視,因此在收視率上落於無線,直到七十年代初才跟無線一樣“免費入屋”,其時自然早失先機,無線已經形成慣性收視,當時無線的《歡樂今宵》家喻戶曉,是香港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電視綜藝節目,每個週末香港人都習慣了一家老小坐在電視機前一起欣賞《歡樂今宵》,自電影大亨邵逸夫接任了無線董事局主席之後,便將重點放在了香港自身電視劇的開拓上。
1978年,香港另一家免費電視臺佳視倒閉,臺前幕後大量人才流向無線和麗的,鄭裕玲到了無線,米雪、文雪兒、魏秋樺等則到了麗的。由於無線人才充足,故接納的佳視人不多,於是不少佳視精英流向麗的,無疑為本來人手有限的麗的奠定了人力基礎,當衝鋒號吹響,才見主角配角勇敢的向前衝。
1979年大獲全勝的武俠電視劇《天蠶變》是這次電視戰的先遣隊,由麥當雄和蕭若元主創的《天蠶變》創造了香港電視史上自創武俠劇的先例,當時其他武俠劇都是改編自小說,而《天蠶變》是先有電視劇,後在觀眾強烈要求下編劇之一的黃鷹寫成了同名小說,更火速被當時著名的邵氏電影公司改編成電影。
打破大團圓傳統的《天蠶變》憑著扣人心絃的情節、紮實的動作設計和徐少強、餘安安等的精彩演出迅速贏得觀眾青睞,首播平均有超過百萬觀眾收看,成功打破與無線慣性收視差距,徹底打散無線當時在八點至九點時段的所播放的所有單元劇,令到無線在兩週後即腰斬所有單元劇,更從片場拉回正在趕拍電影的當年首席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