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內,卻像個壺頂盒蓋一般。你說,這種光景叫我如何不信?況且所說的話又沒有一毫私心,錢財並不經手,叫下官自來起造,無非要安置三清。這是眼見的功德,為什麼不肯依他?”說完之後,又問那位富商:“你是何所見而來?也有什麼徵驗否?”富商道:“在下並無徵驗,是本庵一個長老募緣募到敝鄉,對著舍下的門終日參禪打坐,不言不語,只有一塊粉板倒放在面前,寫著幾行字道:募起大殿三間,不煩二位施主。錢糧並不經手,即求檀越親往監臨。功德自在眼前,果報不須身後。在下見他坐了許久,聲色不動,知道是個禪僧,就問他寶山何處,他方才說出地方。在下頗有家資,並無子息,原有好善之名。又見他不化錢財,單求造殿,也知道是眼見的功德,故此寫了緣簿,打發他先來。他臨行的時節,也限一個日期,要在某日起工,某日建造,某日落成,與方才所說的不差一日。難道這個長老與神仙約會的不成?叫他出來一問,就明白了。”
淨蓮道:“本庵並無僧人在外面抄化,或者他說的地方不是這一處,老善人記錯了。這一位宰官既然遇了真仙,要他來做善事,此番盛意,自當樂從。至於老善人所帶之物,原不是本庵募化來的,如何輒敢冒認?況且尼姑造殿,還該是尼姑募緣,豈有假手僧人之理?清淨法門,不當有此嫌疑之事。尊意決不敢當,請善人齎了原金往別處去訪問。”富商聽了,甚是狐疑,道:“他所說的話與本處印證起來,一毫不錯,如何又說無干?”只得請教於仕客。仕客道:“既發善心,不當中止。即使募化之事不出於他,就勉強做個檀那,也不叫做燒香搠佛。”富商道:“也說得是。”兩個宿了一晚,到第二日起來,同往前後左右踱了一會兒,要替他選擇基址,估算材料,好興土木之工。不想走到一個去處,見了一座法身,又取出一件東西仔細看了一會,就驚天動地起來,把那位富商嚇得毛髮俱豎,口中不住地念道:“奉勸世人休碌碌,舉頭三尺有神明!”你說走到哪一處,看見哪一座法身,取出一件什麼東西,就這等駭異?原來羅漢堂中,十八尊法像裡面有一尊的面貌,竟與募化的僧人纖毫無異。富商遠遠望見,就吃了一驚;及至走到近處,又越看越像起來。懷中抱了一本簿子,與當日募緣之疏又有些相同。取下來一看,雖然是泥做的,卻有一條紅紙,寫了一行大字,夾在其中,就是富商所題的親筆。你說,看到此處,叫他驚也不驚,駭也不駭,信服不信服!就對了仕客道:“這等看起來,仙也是真仙,佛也是真佛!我們兩個喜得與仙佛有緣,只要造得殿成,將來的果報竟不問可知了。”仕客見其所見,聞其所聞,一發敬信起來。
兩個刻日興工,晝夜催督,果然不越限期,到了某月某日同時告竣,連一應法像都裝塑起來。
正在落成,忽有一位方士走到。富商仕客見他飄飄欲仙,不像凡人的舉動,就問是哪一位道友,淨蓮道:“就是本觀的觀主,道號歸正;回去葬了二親,好來死心塌地做修真悟道之事的。”仕客見說是他,低倒頭來就是四拜,竟把他當了真仙。說話之間,一字也不敢褻狎。求他取個法名,收為弟子,好回去遙相頂戴。歸正一一依從。富商也把淨蓮當做活佛頂禮,也求她取個法名,備而不用;萬一佛天保佑,生個兒子出來,就以此名相喚,只當是蓮花座下之人,好使他增福延壽。淨蓮也一一依從。兩下備了素齋,把仕客富商款待了幾日,方才送他回去。這一尼一道,從此以後就認真修煉起來。不上十年,都成了氣候。俗語道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但凡走過邪路的人,歸到正經路上,更比自幼學好的不同,叫做“大悟之後,永不再迷”,哪裡還肯回頭做那不端不正的事!
淨蓮與歸正隔了一牆,修行十載,還不知這位道友是個柺子出身。直等他悟道之後,不肯把誑語欺人,說出以前的醜態,才知道他素行不端,比青樓出身更加汙穢。所幸回頭得早,不曾犯出事來。改邪歸正的去處,就是變禍為祥的去處。
淨蓮問歸正道:“你以前所做的事都曾講過,十件之中我已知道**。只是造殿一事,我至今不解。為什麼半年之前就拿定有人捐助,到後來果應其言?難道你學仙未成,就有這般的妙術?”歸正道:“不瞞賢弟講,那些勾當依然是柺子營生。只因賊星將退,還不曾離卻命宮,正在交運接運之時,所以不知不覺又做出兩件事來,去拐騙施主。還喜得所拐所騙之人都還拐騙得起,叫他做的又都是作福之事,還不十分罪過。不然,竟做了個出乖露醜的馮婦,打虎不死,枉被人笑罵一生。”淨蓮道:“那是什麼騙法?難道一痕的字跡寫穿了兩扇大門,寸許的葫蘆攝回了三尺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