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2部分

喜。”

柳氏本就性子柔弱,見到太后就更害怕,被張氏一罵,連頭都不敢抬,低著頭,一語不發。蔣氏卻接過話來“承祖對自己的娘,是很孝順的,可這誥命,卻不是他討的。在安陸時,柳夫人與哀家就談的來,她這誥封,也是哀家幫著向萬歲討的。柳夫人,沒關係,坐到哀家身邊來,陪哀家看戲。”

永慷公主怕兩位太后口角起來,連忙在中間打著和,其他幾位公主及一眾命婦也連忙岔開話題,定國公的夫人看著戲本,小聲道:

“老身在家裡,也是聽過這京劇的,確實不錯,很好聽。大都督唱戲,倒是第一回見,不知道手段如何,看看今天的戲文是什麼……天女散花,這是什麼戲,沒聽過。這個叫做帽戲,是為了讓大家定神的,真正的大軸是後面……狸貓換太子?這好端端的,怎麼挑了這麼一出?”

永慷公主等幾位公主看到這正戲的名字,初時並未在意,這時卻醒悟過來,都偷眼看向張太后。張太后已經將戲本重重的朝桌上一合,臉上怒意已顯,起身就欲離去。

但看到嘉靖及兩位公主在蔣氏面前有說有笑的樣子,又重新坐下,緊盯著戲臺,嘴緊緊閉著,額頭上的青筋不自覺間一跳一跳。火山的能量已經積蓄完成,只待一個契機,就要發作。

幾位陪席的公主彼此對望,面露苦意,都知道,這次自己說不定是摻和到什麼大事裡,只求著別惹一身臊就好。

第九百七十一章堂會(三)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對於眼下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在孝宗朝時就有文人對這個故事進行系統的編輯改寫。其主要目的,就是用來諷刺張太后的丈夫,也就是那位弘治天子孝宗不為自己的生母紀氏報仇,反倒認殺母仇人萬貴妃為母,不配為人子的。由於明朝這個時候對於輿論關制不嚴,文人搞這種創作,指桑罵槐,朝廷也是沒什麼辦法可想。

故事裡,宋仁宗就是弘治天子,劉妃是指紀妃,生下太子的李妃,就是指孝宗生母紀宮娥。弘治天子為人寬厚,對於這種拐彎罵街的事,心裡當然是不怎麼高興,但是也沒有追究的打算,只是一笑置之,沒有真的在意。

作為他的妻子,張太后自然知道這話本的事,也對這個故事十分敏感,今天嘉靖請自己來聽戲,主戲居然是這個拐彎罵自己丈夫的戲文,這就是故意找自己麻煩。可是看那邊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如果自己就這麼拂袖而去,說不定被他們如何取笑,最後還是自己吃虧。

強壓著怒火,她已經決定以不變應萬變,不管那邊如何的取笑,自己強忍著把戲看完,再慢慢想辦法報復就是。戲臺上,扮演散花天女的女演員,已經開始了演出。這戲主要是考驗的手眼身法步,唱功並不重要。演出者色藝俱佳,還有著不俗的武藝功底,表演的美輪美奐,把大多數人的眼光,都吸引了過去。

張太后則哼了一聲,微微閉上雙眼,默默的念起心經不關注表演的內容。如果是正德在位時,她擺出這種態度,皇帝就明白自己的母親不喜歡這種表演,肯定會終止演出,或是讓演出快點結束。可是嘉靖似乎對她的表現無所察覺,反倒是張佐那邊高喊起來

“萬歲有旨,賞!”

有嘉靖帶頭給賞,其他人如果還是不聞不問,似乎就是不給天子面子。這幫女人大多是來湊趣的,這個時候,不管對錶演是否滿意,都只能跟著喝彩,然後給出賞賜。那一聲聲彩聲,和打賞的聲音,彷彿是組團在張太后心上扎刀子,讓這位太后的臉色,越來越陰沉。

等到天女散花剛剛結束,狸貓換太子還沒開始,嘉靖來到張太后身邊問了安,又道:“聖母,您覺得這戲文如何?”

“陛下,哀家覺得,這戲……不好。女戲子在臺上眉目傳情的樣子,又哪裡像個天女了?哀家以為,兩宮剛剛遭了回祿,眼下不宜興師動眾,跟不該沉迷女樂。萬歲,你年紀還輕,正是好好讀書,增進見聞,處理朝政的時候。往年這個時候,黃河水患都是最緊要的,今年,哀家沒聽到訊息,不知道是否有河堤決口,有百姓遭殃。若是黃河氾濫,那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人,流離失所,無所憑藉,搞不好,是要出大亂子的。咱們生在帝王之家,不能耽於享樂,更應該居安思危,多想想朝政,多看看本章,萬歲請三思。”

嘉靖一點也不惱,又施了一禮“聖母教訓的是,皇兒知錯了。可是這戲已經開場了,我們就不該錯過,永淳,你陪著母后說話,永壽,你過來,我們一起陪著聖母看戲。”

從這種安排上看,似乎是嘉靖有意討好張太后,不理自己的母親,反倒是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