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謀:離間計32
“但是,文官卻在打仗的後勤上,起到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負責糧草的運輸和調配。”
“那些走馬上任的新文官們,屁股還沒坐熱呢,辦事效率又怎麼及得上那些已經幹了幾年,甚至十年的老手呢?”
“宮主的意思是……”
“我就是要誘惑他們來逐個擊破,只要他們大部隊一動,各地糧草就要跟著調動,老手都會疲於奔命,更別說那些新人了。士兵可不是農民,兩天沒飯吃,就要出大亂子的。”
“好!好一招攻其不備的戰略!宮主請放心,孤王一定全力支援宮主!”
***********************************************
幾日後,秦燕聯軍突然後撤回防,緊跟兵分六路,跋山涉水,拉長戰線。
大周帝國馬上制定了逐個擊破的政策。
不料,每次趕到目的地,對方立即棄城逃跑。
二個月下來,四百萬大軍的糧草供給出現了嚴重短缺,只能停止行動,原地駐軍。
這時,六路秦燕聯軍迅速撤回,突破原有大周防線。
再利用以杜樂風為首的文黨成員,勸降十座城池。
對於那些開門投降大周城池,秦燕聯軍採取不屠城,不搶劫,並且減免當地百姓三年稅收的懷柔政策。
這個訊息一傳出,兵力薄弱中小城池百姓紛紛開啟城門迎接秦燕聯軍。
一年後,大周帝國疆土已失大半,軍士全部退守青龍帝都周圍城池,準備與秦燕聯軍做最後的決戰。
又是十一月,又是一個冬天。
去年冬天,杜樂風在青龍帝都裡,聽著噩耗,等著皇帝抄家砍頭的聖旨。
而今年冬天,他在秦燕大營裡,幫助曾經的敵人,奪取大周的江山。
對於名位權貴,他心中已無留念。
他之所以那麼做,不過想在自己有生之年,還一份欠百姓的債。
戰爭中,最苦的是百姓。
城破前,被軍隊逼上城樓浴血奮戰。
城破後,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第三謀:木馬屠城新篇1
對於大周帝國的暴政、重稅,百姓有多麼的不滿,他心裡再清楚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