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剛愎自用,自傲自大,聽不進朝臣意見的議論飛遍全城,充斥在開封城內的各個角落。
第一百二十章
兩廣節度使盧雍; 功勳赫赫; 以其子入京為質,為國鎮守邊關十餘載; 毫無怨言; 不求回報。
然而; 皇太子想讓他死。
不錯。
早在皇太子百般推諉,始終不願意在第一時間發兵援助時; 杜文就已經猜出了他的打算,然後全身冰冷。
本身盧雍在聖人當政期間儼然已經是刺猥一般,叫人無從下手,捧也不是; 打壓也不是,最終只能使些小手段。
皇太子很清楚地明白; 假若真的救援及時,讓盧雍逃過此劫; 自己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也必須為他加官進爵,或是大肆封賞。然而盧雍本就已經官居兩廣節度使,手握兵權; 威信深重; 若再往上,就只能封侯拜相,名副其實的功高蓋主,放眼整個大祿也無人能出其右; 絕對是在世武將第一人。
對於他本人而言是如虎添翼,對百姓而言是順理成章,可對皇太子而言,則是雪上加霜。
還有什麼能比一個軍功累累的三朝元老更讓人束手束腳的嗎?
所以就在轉瞬之間,皇太子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了一條毒計。
他自己也非常清楚,雲貴及兩廣一帶的情況確實非常危急,如果不立刻發兵,很有可能導致當地官軍全軍覆沒,當然,盧雍……也必死無疑。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不必多,只需要兩三日功夫,皇太子覺得自己就能達成目的。
甚至也不需要這麼長時間,他完全可以拖到明日一早再發兵,外面看來也不算過分,然後援軍在路上再稍微晚那麼一天半日,屆時即便到了兩廣,盧家軍尚存,想必自己也能輕輕鬆鬆的給盧雍按上一個守城不當的罪名,進而順理成章的削去他節度使之職。
兩廣節度使的位子太高太重,重要到只要不是自己的心腹佔著,誰都不可能放心。而聖人因為要臉,始終不肯做到最後一步,饒是將盧昭扣在開封為質,也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