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部分

何方,只有一個願望(拿破崙和每個士兵都是這樣),儘快逃離這個雖然尚不明確,然而誰都意識到的絕境。

正因為這樣,在小雅羅斯拉維茨會次上,將軍們假裝正經地商議,發表各種意見,憨直的軍人穆頓說出了大家想說的話——只有儘快逃跑,他這個最後的意見一下堵住了大家的嘴,沒有人,甚至拿破崙,都說不出什麼來反對這個大家都已經意識到了的真理。

雖然大家都知道應該逃走,但是仍羞於承認這一點。還需要一個外界的推力來克服這種羞辱感。這一推力適時出現了。就是法國人所謂的leHourradeI’empereur①。

①法語:皇帝,烏拉!(指俄國軍隊衝鋒時的喊聲。)

會後的第二天,拿破崙佯裝視察軍隊和先前的與未來的戰場,大早率領一群元帥和衛隊,騎著馬穿行於軍中。到處尋找戰利品的哥薩克碰上了這位皇帝,差一點捉住他。如果說哥薩克這次沒有捉住拿破崙,救了他同時也是毀了他的那個東西——戰利品,在塔魯丁諾和在這裡,哥薩克不去抓人,都撲向戰利品。他們沒有注意拿破崙,撲向戰利品,他逃脫了。

LesenfantsduDon①在拿破崙的軍隊中差點把皇帝本人捉住,事情已很明顯,除了沿最近的熟悉的道路逃跑之外,已別無他法。拿破崙這個四十歲的人,已經沒有昔日的靈活和勇敢了,他知道這一苗頭。在他受到哥薩克的驚嚇之後,立刻就同意了穆頓的意見,如史學家所說,發生了向斯摩稜斯克大路撤退的命令。

①法語:頓河的兒子們(指哥薩克)。

拿破崙同意了穆頓的意見,軍隊退卻了,並不證明他曾下令這樣做,而是證明了對全軍起作用的那種力量,即促使全軍取道莫扎伊斯克大路的那種力量,同時也在拿破崙身上起了作用。

19

人在行動時,總有一個目的。要走一千里,就會想到千里之外有好的東西。為了取得動力,必須想到前面就是樂土。

法國人在進攻時,樂土是莫斯科,在退卻時,樂土是祖國。但是祖國太遠。一個千里之行的人要忘掉最終目的,他要對自己說,今天走四十里,在那裡休息、過夜,於是這第一行程的宿營地遮掩了最終目的,把一切願望和希望集中起來了。個別人的意圖,往往在人群中擴散開來。

對於沿斯摩稜斯克舊道撤退的法國人,作為最終目的的祖國,太遙遠了。最近的目的是斯摩稜斯克,去那裡的心願和希望,在人群中大大加強了。這並非是他們知道在那裡有豐富給養和生力軍,也不是因為他們說過這種話(相反,軍隊的高階官員和拿破崙都知道,那兒糧草並不多),而是因為唯此才能賦予行動以力量和忍受現時的煎熬。他們,不論是知道或不知道,都同樣欺騙自己,把斯摩稜斯克當作樂土,向那兒疾奔。

法國人上了大路,以驚人的毅力和空前的速度,向假想目標奔逃。除了共同的意願把他們結成一個整體和賦以力量之外,另一種原因是他們的數量。如同物理學的引力定律一樣,他們那巨大體積本身就吸引著一個個原子似的人。他們以千百萬個集體有如一個整體的國家向前移動著。

他們每個人都只有一個願望——當俘虜,擺脫一切恐怖和不幸。但是,一方面奔赴目的地斯摩稜斯克的共同願望把每個人吸引到同一方向;另一方面,總不能一個兵團向一個連投降,雖然法國人利用一切機會離隊,找藉口投降,但這種藉口並不常有。人數的密集和運動的迅速使他們失去這種可能,同時使俄國人難以阻止法國人全力以赴的運動。不到一定限度,物體的任何機械斷裂都不能加速腐敗的過程。

一堆雪不能一下融化。有一定時限,早於時限任何熱力都不能使之融化。相反,氣溫越高,殘雪越堅固。

俄軍將領中除了庫圖佐夫,沒有人懂這個道理。在已判明法軍沿斯摩稜斯克大路逃跑,科諾夫尼岑在十月十一日的預見實現了。將領們想立功,想切斷、截擊、俘虜、殲滅法國人,都要求進攻。

只有庫圖佐夫一人全力(每個總司令的力量都很小)反對進攻。

他不能對他們說我們現在所說的話:“何必去打呢?何必封鎖大路呢?損傷我們自己的人,殘忍地屠殺那些不幸的可憐的人?既然從莫斯科到維亞濟馬未經戰鬥就損失了三分之一的軍隊,現在又何必多此一舉呢?他從他那老年人的智慧中闡述能使他們懂得的道理,他對他們講“金橋”①,可是他們譏笑他,中傷他,他們大發脾氣,在那頭已被打死的野獸面前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