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廖化廖元儉率領三千青龍營士卒來援,令得劉信信心大增,有此人率軍鎮守加上龐統法正之謀藍訂要塞就會是固若金湯!而有了這個強點,劉信的用兵亦更能揮灑自如,說起風格其實魯王也是偏向與龐統的,只不過此時身在帥位,數萬遠征軍先鋒將士安危繫於一身他不得不為帥者之道,如今可以有了穩定的依託劉信自己亦不缺乏種種出奇制勝的手段。
聞聽魯王要親自帶領騎軍前往敵軍佔領區內追擊藍瑟的騎兵軍團,廖化是絲毫不以為奇,老四營久隨劉毅身邊,當年天子又何嘗不是每戰必臨先?出奇出險絕不在少數,凡事老四營的弟兄們早就習慣了,不管是面對十倍的敵軍還是堅守陣地待援他們都不會有任何得猶豫。鎮守藍訂在元儉看來就是魯王對青龍營的最大看重,他倒是指望著阿瓦門農和蘭度阿雅斯二人能率重兵前來攻城,因為那樣就會大大減輕魯王在敵後的負擔。
劉毅在幽州武院之中不止一次說過,漢軍的強大不是因為某一個人或是某一支勁旅,而是從普通士卒到中低階軍官,再到高階軍官直至將軍元帥整體的強大,似廖化這般老將的指揮才能絕不是歷史同期可以比擬的。和嚴綱張合一樣,他亦是當年幽州武院之中最為用功的高階將領之一,陛下說過不學習就要退步,漢軍之中只講能力,能者上,不能者下。多年以來武院培養出了很多的優秀青年將領,而廖化卻是穩如泰山。
直到此次率領青龍營加入劉信的先鋒部隊之時,元儉才將自己青龍營統領的位置讓給了原先的副職衛康,一來是為了親自參加這次華夏曆史上前所未有的遠征,二來他們這批老將也的確該給年青人讓位了。不光是他,這幾年便是張合張遼都有了這樣的心思,漢軍的戰術理念不斷更新,年青將領學的更快發揮的空間也更大,他們佔著高位總不是那麼回事。
當然似張合張遼這般的主力軍統領大將劉毅是不會輕動的,雖然由於年紀的關係他們的精力和學習能力肯定是不如年青人了,可一輩子戎馬倥傯那份深厚無比的戰場經驗卻是一筆極為巨大的保障,對漢軍下一代戰將也能起到很好的傳幫帶作用,亦對漢軍軍事理論貢獻極大。
此時在大漢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兵役制度,對入伍退伍的年齡,所能享受的待遇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比方說似張遼張合於禁這般的主力軍大將在身體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可以幹到六十歲,倘若退下來享受的則是一州刺史的待遇,朝廷會為之安排專門的衛隊與醫者,每年的俸祿還會有所增加,當然那些可以世襲的爵位已然如故,待遇可以說極為優越。
像老四營之中的玄武營統領威南將軍裴元紹是最早退下來的漢軍高階將領,如今在他的家鄉佀州裴家便有當地官府為他們修葺一新的可容數百人居住的宅院,良田亦有數百畝之多。而且元紹還在天狼之處掛了一個高階參謀的頭銜,朝廷也會每月多給出一份俸祿!對於追隨自己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這些老將劉毅絕不會虧大,大漢的富足也是最大的保證。
如今大漢各州的最高行政首長依舊是州刺史,但和漢末相比他的權利就要僅僅限於行政了,武力方面他們能動用的只是各個地方維持安保的力量,軍隊則還是掌握在那些統軍大將的手中,至於如何進一步協調軍政之間的關係劉毅已經有了腹案,但這一切的實行者則會是太子劉桓。
原本在劉毅的心中是想弄出一個可以限制皇權的機構的,嚴格意義上說言官就具備了一些這樣的功能,但最後郎生還是選擇了放棄,這個舉動太過超前了,自己能做得到後來者未必能夠。他要做的只是撒下種子,至於能否發芽開花那便是後繼者的事情了,強行推動結果定不會好。
漢軍行動的效率向來極高,劉信一旦定計更不會有絲毫的懷疑,他跟在淩統徐盛之後出發幾乎帶走了漢軍所有對我主力,守衛藍訂除了廖化的青龍營之外還有飛虎陸戰第三軍,以及特意留下隱伏的五百玄甲和五千銀月騎兵。為了迷惑阿瓦門農和蘭度阿雅斯,劉信率軍是大搖大擺的從其營寨之側十里穿過,一副進軍佔領區的樣子,是為虛虛實實之道。
不出劉信龐統法正等人所料,阿瓦門農和蘭度阿雅斯在魯王率領人馬離開之後並沒有任何明顯的軍事行動,而龐統法正也不心急,一旦劉信趕上去吃掉藍瑟的騎兵軍團他們還會設計引得對方前來攻打藍訂,目前要做的是讓漢軍士卒熟悉藍訂及周邊地形,工兵營亦會對要塞的防守作出種種加強,哪怕是阿雅蘇斯前來,漢軍都要一試羅馬軍團的攻堅之能。
甘定用疲兵之術拖延了藍瑟足足兩天的時間,在這期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