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上陳芸探究的眼神,孟璋笑笑沒有說話。
店小二不負眾望,果然為陳芸和孟璋找了一處最吵最鬧的地方。此時,說書人站在臺子上還沒開講,下面倒是亂成一鍋粥。陳芸四目望望,周圍坐的都是些什麼人啊!將粗話的彪形大漢,互相抬槓爭吵不休的老頭,只有幾個書生打扮的人看起來還算安靜了。
再看看樓上的放著簾子的雅座,悄無聲息的,這才應該是孟璋的品味啊!而且,他給店小二的銀子足夠包下好幾間雅座了。難道,這璋王殿下品味獨特口太重了?
看璋王殿下氣定神閒的坐著,似乎還挺樂在其中的。
第四十七章
不多時,店小二端上來瓜果茶點,他弓著背,用搭在頸間的白布抹了把額間豆大的汗珠,口中不住的對孟璋和陳芸致歉,“二位公子,久等了,小樓今日有些忙,實在騰不開手。”
陳芸長眼睛也看得見,打他們進門這店小二忙前忙後就沒閒下來過。這茶樓有兩層,此時,二層的雅間都放下簾子,顯然都是滿了人,而一層也是人滿為患,並且還有源源不斷湧進的客人。她和孟璋在此坐定多時,這店小二才將茶點送上來,著實有些怠慢了。但陳芸也不是那一身是刺兒的刻薄人,反倒對小二和顏悅色道,“沒事,你先去忙你的吧。”
店小二感激的看了一眼陳芸,正要親自給眼前這兩位小爺倒茶,這時,陳芸身後那桌傳來拍案聲,“夥計!老子剛剛點的大紅袍怎麼還沒上?爺們幾個特地來你這歇歇腳,怎的連口熱茶都喝不上?”
那聲音粗鄙,還有一絲絲沙啞,陳芸皺皺眉頭,站起身接過小二手中的茶壺,“我來吧。”
小二再次感念眼前這位眉清目秀的小公子的解圍,又見這位看起來冷峻清越的公子面色未變,便欠身彎腰,轉身伺候後桌去了。
陳芸上輩子雖說沒進過職場,但是在上大學的時候曾經在飯館打工,深知服務行業的疾苦。有的時候真忙起來真的做不到面面俱到,運氣好點遇到顧客體諒自然相安無事,運氣不好遇上難纏的顧客那是真心分身乏術。看著店小二忙前忙後腳不著地的模樣,陳芸就好像看見了上輩子的自己,所以有心幫上一幫。而坐在自己身邊的孟璋雖說沒有後桌的粗漢那樣蠻橫無理,但是好歹也是個王爺,習慣了別人服飾伺候,既然她有心幫小二分擔,自然也就要好好照顧孟璋。
她站起身,拿過擺在孟璋面前的茶盞,舉著茶壺倒了小半杯,涮了涮杯子又將茶水倒掉,之後又倒了杯茶送到孟璋眼前。
孟璋打落座就一直靜靜地坐著,耳邊聽著四周談天說地的議論聲,其中不乏對嶺南王幾日後壽宴的議論。這嶺南王雖是在皇兄那沒落到好,但是在百姓口中風評還是不錯的,這次嶺南王大辦壽宴,本是勞民傷財的一件事,可是卻未聞百姓怨言載道,可見這嶺南王為政還算清明。
他雖是一直遠在邊境,很少過問朝堂中事,但回京短短數月也曾聽聞嶺南王輕徭薄賦的政策。對於百姓而言,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皇帝姓孟還是姓吳根本不重要,或許讀書人會明白忠君之道,可是更多的卻是讀不起書的平民百姓,誰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便會對誰俯首稱臣。所以,縱使嶺南王的狼子野心再昭然若揭,只要干擾的不是百姓的生活,那嶺南王便是受到百姓愛戴的一方之主。
孟璋接過陳芸倒的茶飲了一口,不知是不是他今日得知了嶺南王壽宴的許多資訊所以心情變好的緣故,連帶著這茶喝起來都比平時濃郁多了。剛剛他也留意到陳芸有些不耐煩的神色,想她一個女子應是不喜這般吵鬧的環境,讓她一人坐在一邊無趣的待了許久也著實委屈她了。
孟璋久在軍中,吃飯穿衣倒茶這種小事都是自己動手,所以剛剛面對店小二的怠慢他倒是無所謂,而陳芸一個京城貴婦也沒有面露不悅,反而叫孟璋有些刮目相待。年幼時在宮中見了不少那些因著丫鬟扯痛頭髮便對下人非打即罵的娘娘公主們,就連毓秀也時常嬌氣的責罵下人,相比而言,眼前這個小夫人倒叫孟璋看的很順眼。
她一路跟著自己不挑吃穿,也從未抱怨辛苦勞累,長的嬌嬌弱弱,性格卻隨和得很。孟璋和她相處幾日倒也自在,有時候甚至忘了她已為人婦,恨不得多和她待上片刻。
想到她已為人婦,孟璋心裡卻越來越不是滋味,如果她尚在閨閣,也許他會有與這樣柔順的女子相伴一生的想法。
不過,好歹也是讀過聖賢之書知道禮義廉恥的人,這個想法一出,孟璋就狠狠地鄙視了自己一把。他眼神不經意落在那女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