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送達,那老頭在神魂之道上的造詣果然深不可測!
餘慈驚歎是驚歎,可他實在沒時間去研究裡面的資訊,隻眼前的境況便佔去他絕大部分心力。
如今,他是在鬼獸的背上!
世上有“騎虎難下”的俗語,餘慈覺得,騎上鬼獸,比那還要糟糕百倍。
餘慈不是不知道鬼獸背上危險,也不是不想遠離,然而他飛起數尺,想再發力時,體內虛虛蕩蕩,已經是後力不繼,而鬼獸身形猛漲,頂破了他立身的岩石,更是直接把他頂了起來。
“有脫力之兆……託大了!”
這就是餘慈以“息光遁法”強催土遁的後果。五行遁術,易學難精,尤以土遁為集大成者,土遁精而五遁皆精。概因大地厚德載物,五行之氣在大地中均有體現,要在其中穿行,其餘四種遁術勢必要有所涉獵,也因為如此,土遁最是難學、最是耗力、學到深處,也最是危險。
尋常通神上階修士,在學習五行遁術時,往往以水遁或木遁始,次修火遁、金遁等,最後修煉土遁,循序漸進,將危險降到最低。
即便如此,修士在通神境界,便是在土遁上造詣深厚的,一口氣在地下穿行十餘里已經非常了不起,距離再長便要氣虛力弱,一不小心遇到五行之氣變化,說不得要被破了遁術,活生生悶殺在土層中。據說土遁真正的威力顯現,暢遊四極八荒而無礙,還要在凝成還丹之後。
餘慈距離還丹境界還有一段距離,五行遁術的造詣也甚是淺陋,全靠“息光遁法”驅動,才能在土石中穿行無礙,更不用說他還要壓迫內腑,積累煞氣,也因此,這一過程便格外耗力。前後不到一里路,便幾乎把他抽乾,落得這般局面。
“現在跳下去……是尋死吧!”
念頭剛生出來,便讓餘慈否決了。鬼獸的速度他是見識過的,以前還能遁進岩層裡去暫避,可如今鬼獸不知怎麼著弄出那麼一種妖異的火焰形態,在土石中穿行,速度隱然比他“息光遁法”催發的土遁還要順溜,這種情況下,跳下去就真是嫌命長了!
如今在鬼獸背上,固然是長毛如針,火煙焚體,可至少有一點,那便是鬼獸的長尾不知被什麼強敵給切斷了,缺了長尾,鬼獸那能夠割掉還丹妖魔頭顱的厲害“尾段”,便難以用在他身上。
念頭未絕,鬼獸龐大的身軀便跳起來。
轟隆一聲響,鬼獸重重撞在崖壁上,脊樑幾乎完全嵌進崖壁裡去,不過餘慈用了一個雜技般的動作,揪著鬼獸頸側長毛,全身懸空,避開撞擊,而在鬼獸與崖壁分離的剎那,又繞回到大傢伙背上去。
餘慈停在鬼獸肩頸後一塊稍平整的地帶,臉色不太好看,做出剛才的動作並不難,可是鬼獸的皮毛又哪是那麼好抓的?此時他的手心已被火煙燒得皮開肉綻,全憑著毅力忍耐。
一擊不成,鬼獸更是煩躁,眼看著就要再施手段,卻不知為何,腦袋昂起,看向天空,下一刻,它猛地上跳,四肢彈動,腳下火煙翻滾,竟似在虛空中有著落腳點,幾個縱躍的功夫,便直登百丈高空,已絕谷之頂,且還在上升,速度越來越快。
鬼獸……飛起來了!
餘慈當然知道鬼獸會飛,不過像這樣的龐然大物蹈空踏虛,總讓人分外震撼。鬼獸攀升的速度太快,餘慈必須伏低身子,才能抵抗驟起的風壓。
不過此時他突然覺得形勢不對,鬼獸身上再安全,可他本人是不會飛的。若真到了千丈空高,他的處境便尷尬了。相比之下,就算在地面上遭遇鬼獸追殺,他總還能想想別的辦法!
因此餘慈毫不猶豫,抹畫神行符,想憑藉此符短時間凌空虛渡的能力,重踏實地。
轉眼符成,餘慈往下瞥了一眼,見此時距離谷頂都有了一段距離,鬼獸卻還在攀升。餘慈暗咒一聲,正要鬆手下跳,空中陡起尖嘯,他尚未明白是怎麼回事,巨大的震盪伴隨著鬼獸的咆哮,一同襲來。
震力瞬間貫體而過,餘慈悶哼一聲,剛要鬆開的手猛地內合,死死扣住鬼獸皮毛,任是上面火煙翻騰,也死不鬆手。
空中強風帶來了清晰的資訊:妖魔!而且是極其強勁的厲害傢伙。
雙方的速度太快了,餘慈又在鬼獸背上顛簸,視界模糊,只覺鬼獸飛掠如電,在空中輾轉騰挪,與另一條約略與人形相似的灰影接連碰撞數十記,大氣中響起連串爆音,沉鬱如雷,連成一片,更有狂風嘶嘯,刮面如刀。
多虧餘慈反應迅速,強留在鬼獸背上,否則四溢的亂流就足夠殺了他。而不像現在,鬼獸身外火煙騰起,在防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