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0部分

最初的時候,他剎那間神意衝擊的強度,不過是七八萬重,大約是與那位端陽真人處在同一層面。讓對方“撞山”,完全是瞬間改換環境結構,封絕神意傳輸的結果。

可接下來,楚、武二人一個認真,直接將那座山峰催化成煙,餘慈當時也是受到波及,在兇悍猛烈的衝擊下,不得不強行提升神意震盪速度,以維持自我的節奏。

大概就是受那二人強行帶動,激發了潛力,也是被動模仿對方技巧,使他神意衝擊強度飆升,一舉突破二十萬重。此後,就是在不斷地跳變、轉移,每一次成功地脫險,都使他的技巧得到磨鍊,潛力得到釋放,強度也水漲船高。

到了後期,他已經可以飆揚到五六十萬重的層次,能夠在楚、武二人不太擅長的層次,正面對沖,不落下風。

而且,他能夠感覺到,自己仍有潛力可挖。

之前,他遭遇了“一念一紀”的詭異劫數,是次絕大的考驗,也是有效的打磨,讓他的根基紮實到自己也摸之不透的程度,積累更是雄厚無匹。他正需要一個“極限”,來進一步驗證。看看他究竟能做到什麼程度。

另外,餘慈又發現了樁好處。

他已經是接觸到“真實之域”的層次,可問題在於,這種層次需要的是“踩水”的技巧——濁世如海,風大浪高,想要從中冒頭,就要精通“水性”。

與之相對應的,無疑就是如何在“天地法則體系”中更自在地活著,隨自己的心意,利用法則、扭曲法則,將其變為託舉自己的力量,永遠浮在上面,不沉下去。

神意攻伐的方式,正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戲水”技巧。

當餘慈真正掌握了它,就很有些愛不釋手的意思。

便在他漸入佳境的時候,鐘聲響徹天際。那是武元辰的“落魂鍾”,據說是一件走了獨門祭煉方式的法寶,最能增益神意衝擊的強度和變化。

鐘聲裡,武元辰的神意衝擊不動聲色地衝上了兩百萬重的層級,而且還在急劇提升,就像是漫漲的黑潮,當前一波巨浪拍擊過後,抬頭再看,更可怖的海嘯已經形成!

第二十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四)

直面黑潮,如果是最初時的餘慈,除了急速跳變脫身,也沒有別的選擇了。但此刻,他卻有新的看法。

如此衝擊,是將所有的鋒芒盡都斂藏,以換取深沉厚重壓迫感吧;還有就是,這其中至少經過了先期的數十次跳變,在不同的層面上組織、積蓄力量,最終才化為這蕩魂鐘聲,故而覆蓋面廣,更有著暗潮洶湧,無形的漩渦,粘連神意。

細究起來,分明是平空化現出一道恢宏的大陣,如巨鍾扣下,封鎖萬里方圓。

“巨鍾”之下,才是黑潮湧起。

如果只見黑潮,不見巨鍾,依舊像以前那樣跳變,定要撞到厚實的“鐘壁”上,頭破血流不說,還會激起第二波、第三波連續不斷的黑潮,聲勢可能越來越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這就是眼光提升帶來的清晰判斷。

餘慈由此領悟,像武元辰這樣的強人,看起來隨意揮灑,神意衝擊瞬息百萬重,其實內中法度森嚴,是在一個穩定的框架下,層層化生,內蘊厚重。這就是法門的作用。

在“真實之域”的境界下,餘慈的“跳變”造詣,要比武元辰來得高明,更具備千變萬化的能力,其實這裡也是有一層法度在,只是他畢竟還是生疏,不知道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

而武元辰的做法,就是最好的示範。

餘慈神意的振動急劇收窄,“嗡”聲中,跳轉進入到另一個層面,黑潮的衝擊剎那遠去,他卻並不放鬆,振動幅度連續變化,一口氣做了二十八次跳變,中間幾乎沒有任何停頓,一氣呵成。

就是武元辰,在此讓人眼花繚亂的連續跳變中,神意衝擊也是微窒,黑潮湧起,卻只能追在後面,消耗一些微不足道的力量。至於“巨鍾”扣下形成的封鎖,也只是蕩起了一波綿密的振動,便讓餘慈破封而出,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還不算完。

餘慈可說是現學現賣,每一次跳變,都學習武元辰的手法,積蓄起一些力量,也勾連起不同層級的法則,不過是順水推舟,使得“經過”的相關法則微幅扭曲,耗力也不大,但積少成多,使周邊環境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等於是擬化出類似於自闢虛空的效果,

武元辰還來不及為蓄勢一擊的失手而懊惱,神意所及,忽見天地昏暗,一張恢宏星圖鋪展開來。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層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