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也還罷了,但凡是大黑天佛母菩薩臨時建立的法則,在此鋒芒之下,無不辟易。
但玄黃殺劍的目標絕不僅此而已,劍意所至,竟是破開一切蕪雜枝蔓,徑直鎖定既定目標,斬了下去!
其所透鋒芒,只有位於目標“兩端”的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最是清楚。
生死法則!
可根本法則哪有這麼好斬?
所謂劍修斬落生死枷鎖,也只是斬斷生死法則衍生在他身上的分枝而已,實際上就是拓寬生命的刻度範圍,使約束更小而已。
大黑天佛母菩薩很明白,哪怕曲無劫復生,真實之域所體現的天人九法的任何一條,都是沒有可能斬斷。
若真斷了,宇宙都要變個模樣……那簡直就是荒唐。
倒是真界天地法則體系中異化的一部分,確實是毀在他的劍下。
頂級劍仙就是有這樣的能耐。
至於玄黃這一劍,不管怎樣荒唐,確實是端端正正斬在了生死法則之上。
法則本身,巍然不動,然而劍仙級別的力量強行介入,也是透過真界天地法則體系傳導,這一道根本法則兩端,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同受震盪。
顯然,大黑天佛母菩薩受的影響更大一些。
她必須儘快撫平生死法則及一連串衍生法則的震盪,才能更有效地傳導力量。
可玄黃做得更絕!
竟是強行抵住斬不動生死法則而造成的反震,劍意再發,這一次,則留其主幹而斬其枝節!
獨木不成林,只是光禿禿的樹幹……那叫梅花樁!
根本法則也需要蔓生枝葉,才能與其他法則勾連運化,生就威能,其中涉及陰陽之理,動靜之規、造化之力,複雜得很。
玄黃斬去的,就是這些枝葉。且是不挑不揀,更像是胡斬一氣,連鎖反應之下,周邊天地法則體系,都有點兒失衡的意思。
換個時間地點,這根本就是屠滅百萬生靈的架勢。
在華陽魔國,倒黴的就是那些天魔。
稀裡糊塗便給斬破了生死根本,剎那間崩滅的何止千百?
這些可都是從前面動盪中撐下來的精英!
如此斬法,玄黃受的反噬絕對不小,一輪劍意掃過,便後力難繼,十二玉樓天外音所化的樓閣也隨之崩解,他則回返餘慈心內虛空修養去了。
大黑天佛母菩薩也是怔然。
即便根本的生死法則存在,這種衍生的“枝蔓”也是隨滅隨生,不可能徹底清除,但恢復總算一個過程吧。
這期間,兩邊聯絡還在,可單純的“甬道”,就是孤零零的感應,連資訊傳遞都做不到,能有什麼用?
餘慈則不會再給她從容發力的機會了。
真實之域也好、真界天地也罷,光芒萬丈的“大日之相”,猛然間向內塌縮。
力量凝聚、運化,“大網”不堪重負,猛然陷下,再由頑固的慣性“扯”回去,來回彈動。
以前的情形也差不多,只是這一次彈動的,是真界整個天地法則體系。
如果將天地法則體系視為一面包裹著真界的大網,那麼,此時此刻,這張網一部分重重凹陷下去,另一部分鼓出來。
“形狀”的改變,相對於法則扭曲爆烈式的變化,簡直微不足道。
但餘慈還真的更需要單純的“形狀”。
當認知拓展到天人九法的層面,整體的視角和觀感,往往要比部分法則的實質性變化更重要。
正因為天地法則體系這張“大網”嚴重扭曲,餘慈就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找到一個最理想的軌跡,就像坐滑梯,一路滑下去。
看起來很滑稽,其實在真界的大體系下,一“滑”的距離,可絕不僅是千里、萬里的程度。
日行於天,不是宇宙的真實,卻是真界的特色。
真界大日繞界而行,一日之間,遍行一界,與域外星空法理截然不同,卻是何故?
餘慈以為,當年的巫神,正是利用了這種虛空舒捲的天然之理,將其牽引創造的日輪,推上了真界的天空,形成了壯麗的迴圈。
當然,運用此等法理,巫神涉及的範圍更廣,包括了九天外域相當一部分空間。
餘慈仿效其法。
他不需要“迴圈”,他只需要來自太虛的強勁牽引。
這一刻,在華陽魔國的上空,虛空中張開了一圈巨大的漩渦,中央沉陷,烏沉沉不知其底,餘慈的大日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