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一切的變故均出自那裡,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探知其中詳情。
磁山雖還在失控狀態,但已在符陣的作用下,開始調整,妖府靈旗被他重新控制,至於離魂鼎蓋,他只是按上去,這個龐然大物就轟然落下,將坑穴蓋得嚴嚴實實。
這其間,再沒有出現任何異狀,不知道熔岩湖中,究竟在搞什麼鬼。
“果然是封閉第一。”
在那片狹小空間中,穀梁老祖來回掃射的強橫神意,餘慈自然也有所感覺,確認對方暫時無法穿透界域之屏障時,他也要感嘆所立界域之奇妙。
碧落通幽十二重天創造出來的目的,乃是無量虛空神主想要擺脫元始魔主的控制,隔絕外界的窺伺,正是其根本優勢之一。
如今看來,雖是界域初成,難言完美,這個特質已經非常明顯,令人欣慰。
但這還不至於讓餘慈忘形,如今他還沒資格這麼做。
無論是餘慈本體,還是這具分身,都在步虛層次,能夠衍化出真人界域,實有其道理在。
本體處,諸天飛星之術的一整套符法體系,毫無疑問是“道理”的基石;玄黃殺劍及分身的劍意,是比重極大的組成部分;至於玄黃劍符,定然就是符法和劍意轉承的關鍵;最後,再由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心法作結。
這是一套“道理”上能說通的體系,可界域的“道理”,還遠不完美,這些源頭不同的“部件”,真正想在宏觀微觀上處處自洽,不留破綻,對現在的餘慈來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所謂“遠看一朵花,近看滿臉疤”,便是如此了。
界域能夠支撐起來,有很大一部分,是依託玄黃殺劍。
劍道法門,哪有域一說,本就是最“不講道理”的殺伐手段,有些破綻,天然便有強橫的劍意彌補,最終形成的結果,總算還可以將就,至少目前可以運轉無礙。
這個界域不完美、不完整,甚至不完全屬於他,同時很原始、很畸形、破綻處處,不需要外界的衝擊,就是內部哪個地方出點兒毛病,就隨時可能崩滅。
但界域之內,涉及玄黃根本,使他對劍器的控制力加強,依靠著玄黃的強橫、符籙的積累、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高妙,他還是撐過了第一波的壓力。
無岸吞噬掉血殺之氣,氣勢最盛時,沒有轟破這裡,反而讓界域在壓力中儘可能地補全、完善,當兩界屏障重新支立,此消彼長之下,餘慈已窺見乘勢而起的機會,故而祭起早已備好的平等珠神通,要一舉衝出。
先頂磁山,後撐鼎蓋,再落血旗,餘慈在那瞬間,已經做到了可以做到的一切,只乘下藉助玄黃殺劍,衝殺出去這一條而已。
那就是最好的機會。
然而,意外就在此時到來。
界域的成長,突破了某個臨界點,形成了對餘慈分身軀殼和玄黃殺劍的徹底包容。
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在界域之力的作用下,在某處,更準確地講,是在玄黃殺劍那邊,突然有什麼東西冒出來了。
就像是破土而出的嫩芽,無聲無息穿透厚重的泥土,一個恍神間,就將那生機勃勃的嫩綠顏色展現在他眼前,給人以驚喜。
而當餘慈為這微弱而純粹的小東西吸引了全副注意力的時候,熾烈的火焰從虛無中來,就在界域內部,來了一次肆無忌憚的大爆發。
熊熊焰光之中,青、白、紅三色並起,幻出大日之相,最終形成天心殺伐之力——三陽劫火!
積蓄於長日,爆發於須臾。
此一天劫的性質,就在此刻,做了個淋漓盡致的展現。
而其作用的中心,正是那初生而純粹的小東西。
餘慈知道那是什麼,所以沒有任何猶豫,甚至要比劫火的爆發還早上那麼一線,天龍真形之氣已經撲上,要將那“小東西”,那一個初生的意識護住。
玄黃殺劍低吟聲起。
第二十二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五)
玄黃殺劍……的意識!
正因為餘慈明白那是什麼,才會毫不猶豫,徑直撲上回護。
劫火不是好惹的。從餘慈被子午磁山鎮壓那日算起,三陽劫在頭頂的千里地層之上,已經停駐了五日有多,而在此之前,一個多月的轉移,也可以算做一種積累。地表之上,劫火積蓄了到了什麼程度,餘慈計算不出來。可這瞬間,跨越虛空限制,自虛無中爆發的劫火,當真是有銷神熔形之力。
得自於魚龍,又經雲樓樹裡天龍真意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