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全新的“符圖”就亮了起來。
嚴絲合縫的圓球,沒有任何透光的縫隙,之所以如此,是符紋分形吸收了神禁的力量,又透過竅眼,流轉運化之故。正是由於這種效果,本是烏沉金屬的質地,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半透明一般。
這下真的完美了。
餘慈眯起眼睛,他看“符圖”,就像看一篇文章,雖然只有幾個短句,可立意明確,文采亦佳,給人的感覺至少是“賞心悅目”。
如此,在“構演玉章”上,他已經可算是入了門。
泥丸宮中,《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更是霞光層染,那顯化神異的短句,正將其中真意層層化開,由天垣本命金符一照,就是滲入了餘慈神魂之中,短短四字,卻能解讀出大量資訊,密密排布。
至此,餘慈才算真正得到了《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的傳承,當然,這也只是開了個頭,想完全解析,還不知道需要多久。
這種傳承方式,與《碧落通幽十二重天》非常相近,餘慈既然經歷過,也就不以為怪。
此時,“構演玉章”中解析出來的精妙法門,已經佔據了他的絕大部分心神,雖然還是沒有特別具體的修煉之法,但明白了其中道理,再反觀“符圖”結構,又是另一種感覺。
他由此知道,雖然之前所做的一切,已經接近完美,但還有一個關鍵步驟,沒能實現。
“構演玉章”的本質,正是“無有生有、舊體新成”。
這個“有”和“成”,可不只是排列整齊,具備美感就好了,這樣的結構,就像是那些空有華美文辭,而內容空洞的篇章,算不得上乘。
其最關鍵之處,還在“生、新”二字。
可否在舊符所無之法中,化生出全新之意?正如母體孕胎,成就一個前所未有之生靈?
在“構演玉章”之時,最上乘精妙之境界,當然是“法度成而新意就”,在“玉章書就”之時,便自具妙詣,發乎天然。
但沒有成功的話,也不用著急,此中還有“點化”之術。
雖是後天之法,卻也能從“文”中見“質”,從“形”裡見“真”。
當下,餘慈再不遲疑,秘訣在心頭一繞,他就結了個印訣,輕喝聲響處,已將那點化之力,打入符圖圓球之中。
**********
安全大檢查開始,從今天起,很可能每天只有一更了,但還會盡一切可能爭取雙更,感謝恍然一夢一峰大盟的再次大額捧場,感謝sixfive1978大盟、陌灬嘵嗄、宏德、太乙奇門遁等書友的捧場,感謝大夥兒的支援,減肥拜謝。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九)
印訣打入,餘慈與符圖雙方氣機就徹底交融在一處,奇妙的感覺泛起來,出乎意料地熟悉,下一刻,符圖之上,光芒轉劇,不再是符紋之光,而從內部透了出來。
相應的,符圖圓球之上,一道道縫隙沿著符紋開裂,沒有承接符紋的無用之載體,逐一崩成碎屑,只留下純粹的符紋結構,如同精緻的鏤空擺件,就像是天垣本命金符所呈現的形狀一般,只是要簡單許多。
可是,餘慈所指的“熟悉感覺”,並非如此。
未等完全理清楚,小五那邊傳來驚訝的情緒:“師兄,你那邊在抽我的力氣呀……耶,斷了!”
說話間,小五止不住好奇,神意探視過來,繞著符圖亂轉。
餘慈卻沒有時間理會她,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鏤空的符圖中央,其中的光芒明熾如焚,但也漸漸分了層次,使得光焰之中,一個從未想過的輪廓逐步呈現出來。
那是一具如妙手雕鑿的人形,居於鏤空圓球正中,在光焰中懸浮,盤膝而坐,隨著光芒層次愈發分明,其髮膚肌體,均可見出,又有冠、袍、履等物,一應俱全,雖說極小,卻也極是精細,便如常人按比例縮小一般。
餘慈深深吸了口氣,也終於想明白,那“熟悉感覺”究竟為何物。
那分明來自於包括無生劫星宿破魂神光、赤天降魔金光符、玉京三光破元消魔符三種符籙的“天人降世”符法神通。
在某個微妙節點上,二者當真非常相似,大約就是同類法門的源流吧。
符球中的光焰由亮轉暗,其中的人形卻是愈發地實在。
餘慈見狀,心念同動,那人形便化光而出,落在他掌心之中,虛托起來,極是奇妙。
人形還可以變化姿勢,此時就從坐勢變成了立姿,其上袍袂都隨動作起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