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
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孩子們率先打破了許多思想桎梏,逼著我們這些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必須重新認識,理智面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很多青少年問題專家,像孫雲曉、陳一筠、何立嬰等紛紛著書立說,給家長和老師們以指導,針對孩子們的青春期問題提出了不少理論、觀點和建議,我看後、聽後受益匪淺,再根據我在多年實踐中積累的第一手材料,總結出了我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膚淺認識。
1。青春期階段孩子對異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是社會環境影響,多重資訊刺激和生理迅猛發育的必然結果。雖然表現強度因人而異,但心中的漣漪每一個孩子或遲或早都會產生,與孩子的品質、學習無關。
我在前面說過,一個看起來十分單純幼稚的小男孩突然告訴我“最近學習心不在焉的原因是喜歡上了班裡的一個女孩”,令我吃驚的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表面看起來單純、幼稚、內向甚至木訥的孩子,在心靈深處也會留有一個小小的“愛”的角落,他(她)錯了嗎?沒有。不過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他們對“愛”與“喜歡”、“崇拜”、“欣賞”乃至“合得來”的界限不十分清晰;情感上缺乏穩定性;對人的評價標準有片面性,但是又不可否認他們兩情相悅之間的那種純潔性;不帶功利色彩;沒有物質聯絡;不牽扯經濟利益;只是建立在“我喜歡”、“合得來”、“有好感”的基礎之上。所以我的主張是,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家長首先應該持寬容與信任的態度,給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認識的時間與空間,以看似不經意的態度給予藝術性的點撥或指導。
當一位16歲的女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終於告訴媽媽自己喜歡班裡一位男同學時,媽媽親切地摟住女兒:“你長大了,媽媽為你高興。真巧,媽媽也是在像你這麼大時喜歡上同班一個男生的。當時媽媽十分理智地戰勝了自我,讀大學時選擇了你的爸爸,你不覺得爸爸媽媽現在很幸福嗎?”女兒既詫異又欣喜地對媽媽說:“我的好多同學都會為這種事挨家長罵的,媽媽你真好,我懂了,你放心吧。”無論這位母親的經歷是真是假,她都是一位高明的母親,教子有方的母親。既不是放棄,也沒有傷害,用委婉的方式解開了孩子的心結,放下包袱,輕鬆面對學習和生活。作為母親既沒有給孩子施加壓力,也沒有自尋煩惱,這一方法很值得借鑑。所以我的建議是,家長們一要認真關注、細心觀察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的細微變化,不可掉以輕心;二要調整好心態,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自己嚇唬自己;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切忌簡單粗暴和高壓強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詆譭他或她正在交往中的異性夥伴,那可就犯了孩子們的大忌。在處理眾多所謂的“早戀”事件中,我的經驗歸結為一條就是“既要熱又要冷,該熱時熱該冷時冷”。面對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變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長要表現出“熱”——理解、關心、呵護,讓孩子在成長的煩惱中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面對孩子青春期階段與異性同學的交往,家長表面上要顯現出“冷”——冷處理。當聽到老師反映“孩子給男(女)生寫小條了”,“與某個異性同學來往過密了”或者從抽屜裡、日記中發現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長不用吃驚,也不必詫異,冷靜地面對孩子的長大,在看似冷漠中與孩子進行藝術性、策略性地溝通,避免出現“彈簧效應”——越壓越彈。事實證明,中學時期男女同學之間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經過短暫的“熱戀”之後逐漸都會冷卻下來,一直“戀”到成功的畢竟是極個別現象,而且這種執著也未必就是壞事。
2。中學階段的出軌現象,往往並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早戀,或者早已超出了“戀”的範圍。
前不久我在北京的617路公共汽車目睹了這樣一幕:一男一女兩個大約讀初三的學生,雖然穿著校服,揹著書包,但形象很粗野。上車後並排坐在一個雙人座上,男孩子不停地動手動腳在女孩子身上揉搓,後來索性把頭紮在女孩子懷裡,用舌頭舔著她領口很低的胸口,還在嘴裡唸叨“鹹的”。在眾目睽睽之下,那個女孩面不改色悠然自得地“享受”著。對面座位上一位母親無奈地用手捂住坐在膝蓋上的女兒的雙眼。這是早戀嗎?我不同意!這隻能歸到沒有自尊、不自愛,甚至放蕩的行列裡,他們今天能與對方作出這種舉動,明天就還會與其他人做出更出格的事情來,這已經是對“早戀”的褻瀆。但我相信這一定是極少數人所為。
著名兒童問題專家孫雲曉編寫的《藏在書包裡的玫瑰》一書,真實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