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不語,他想起五月份時候在朝堂上看到鄭芝龍的情景。那時候這個海盜頭子上來就要分潤李植在新竹的利潤,還拿鄭家的戰船來威脅李植。
這年頭敢威脅李植的人,實在不多。
不過鄭家的海上勢力確實龐大,實際控制著東南沿海一帶的海洋。福建和廣東的海船出海,每一條船每年要給鄭家二千兩銀子做買路錢。如果不交這筆銀子,在海上遇到鄭家的船隊就會被擊沉。
李植的船不經過福建,倒是不曾給鄭家買路錢。但是如今新竹事業越來越大,鄭芝龍就眼紅了。新竹土地肥沃,李植在那裡開墾了一萬多頃田地,一年的地租收入刨去各種開支還有二、三百萬兩銀子,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鄭芝龍垂涎三尺。
從呂虎反映的情況看,鄭家是盯住新竹不放了。估計要不了一年半載,鄭芝龍就要對新竹動手。
如今新竹的地租已經成為李植最大的一筆收入,是不容有失的。
李植沉吟片刻,和呂虎說道:“叫上高立功,我們到造船工地去看看。”
李植繼續教李歡騎馬,等來了高立功,然後便一起往王家灣,去王老大的造船廠裡看看。
經過三年半的發展,如今李植已經有排水量四百多噸的尖頭大船四十三艘。這些大船裝備二十門十八磅重炮,戰鬥力可觀。而且李植在登州和天津還有兩個造船點在造新船,每年都有新船下水。
這些船對付一般的海賊海盜,是綽綽有餘了。不過如果對上鄭家,李植卻還是有些底氣不足。
去船廠的路上,高立功說道:“國公爺,鄭家的海賊人數十分巨大。動輒幾萬人。這些海賊都是海浪裡尋食的,操船技術很高。他們雖然也造了一百多條大船,裝備大炮,但更多的還是兩桅的小船。”
“鄭芝龍的大船就不說了,有的船有八、九門重炮,有的船隻裝四、五門小炮,總體火力比不上我們的艦隊。不過鄭芝龍最大的實力,還是他數量眾多的小船。”
“當初鄭芝龍還是一個海上游擊的時候,就有百餘條這種小船。如今整個福建的水師都聽鄭芝龍調遣,鄭芝龍少說能出動五、六百條這種小船。”
“鄭芝龍海盜出身,沒有技術大量造炮,這些小船上面都沒有火炮,打起海仗來這些小船就充為火船。船上的水手既不放炮也不肉搏,就駕駛小船衝到敵船邊上,然後點火把自己的船和敵人的船一起點燃燒起來。”
“這火船上面裝滿了乾草、火藥等易燃物,船頭裝有尖銳的鉤子。到了戰場上,火船的水手快速划動火船朝敵船衝刺,把鉤子狠狠扎進敵船船身,然後點燃火船把敵人的大船焚燬。”
“當初在料羅灣,荷蘭人的大船就是被鄭芝龍的火船一艘一艘燒沉的。無論多大的船,也頂不住這樣的火船幾十艘圍上來燒。”
“燒燬一艘大船,鄭芝龍就給火船上的海賊幾百兩的賞銀,從不拖欠。所以火船上海賊一個個十分踴躍,悍不畏死。”
“這種戰術十分歹毒,一旦被火船包圍,無論多大的船隻都跑不掉。”
李植聽著高立功的話,微微點頭,一路沒有說話。
眾人打著國公儀仗,騎到了王家灣。
這些年李植不斷給王家灣下造船訂單,王家灣著實富裕起來了。雖然王老大口頭上說他造船不賺什麼錢,但實際的利潤顯然還是很可觀的。李植看到王家灣附近蓋起了好多雅緻的院子,原先造船匠的土屋子全部拆掉了。造船匠的家人出入院子,身上穿的衣服都十分體面。
李植笑了笑,叫人把王老大找來。
“王老大,你現在造的船什麼時候可以造好。”
王老大跪在地上磕頭行禮,才畢恭畢敬地站了起來,拱手答道:“國公爺,按照呂參將的訂單,我們這次造的是更大的尖頭大船,足足有五千料,有二十四個炮位。”
李植點頭問道:“如果我要在船舶外面裝備鐵甲呢?”
王老大愣了愣,好半天才說道:“國公爺,這木船上面,怎麼能裝備鐵甲呢?”(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三章 技術
李植要造鐵甲艦。
在原先的歷史上,鐵甲艦活躍於十九世紀下半葉,是西方殖民者極盛時代的主力戰船。這種戰船出現後立即就改變了海洋上的戰爭方式。
西方第一次投入實戰的鐵甲艦是一八五五年法俄戰爭中法軍使用的,當時法軍在第聶伯河的入口處將三艘名為“浮動炮臺”的鐵甲艦投入戰鬥。這些鐵甲艦外部覆蓋著四厘米厚的鋼板,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