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何家坳的中心地帶。那山坳裡,清軍已經退去,李植看到了已經被清軍殺得搖搖欲墜的王廷臣和白廣恩的兵馬。
王廷臣看到李植前來,臉上恢復了一些血色,趕緊迎了上去。走到李植跟前,他噗通一聲半跪在地,拱手說道:“興國伯義薄雲天救下我部兵馬,實為救命之恩。興國伯的恩情,來日王廷臣若有機會一定報答!”
白廣恩見王廷臣朝李植跪了下去,也半跪在地,喊道:“若不是興國伯趕到,我部已經被濟爾哈朗打潰了。白某人多謝興國伯救援之義!”
李植看著損失慘重的兩名明將,笑道:“救援友軍是我大明將領該有之義,二位何需如此大禮?”(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三章 為國為民
李植看了看王廷臣和白廣恩的部眾,只看到滿地的屍體,明軍恐怕損失了幾千人。兩人的兵馬都已經被清軍打怕了,已經沒法上去追擊清軍。
自己這邊只有一萬五千人,追殺近五萬韃子太兇險。李植放棄了追殺韃子的計劃,轉而回去割首級,清點傷員了。
山林裡漫山遍野都是屍體,還有重傷未死的韃子傷員。重傷的韃子李植直接殺了,輕傷的韃子被李植關在一起,用來審訊套取韃子的情報。
這一戰李植擒斬了韃子首級三千一百一十六具。其中有蒙古韃子一千四百六十七人,滿洲韃子一千六百四十九人。繳獲這麼多首級,也是可觀的大勝了。
從俘虜的輕傷韃子口裡,李植知道,這一戰擒殺的那個滿清大將叫作鰲拜,此人被皇太極賜號“巴圖魯”,被是鑲黃旗一等梅勒章京。李植把鰲拜的屍體裝在車上,準備帶回杏山城給洪承疇看看。
繳獲的韃子盔甲,李植也一一裝車運回城中。不過李植如今大規模生產全身板甲,對韃子的劣質綿甲、鎖子甲和鱗甲沒有需求。加上以前戰鬥中繳獲的各式盔甲,李植如今儲存著幾萬件無用的清軍鎧甲。
也許以後可以把這些盔甲賣給其他明軍,賺些銀子。
李植計程車兵這一戰和韃子士兵近距離廝殺,傷亡也不小。軍官們統計數字,最後統計這一戰戰死六十七人,重傷一百二十三人,輕傷一百九十八人。戰死和重傷計程車兵,大多是被清軍弓箭射中面門造成的。白刃刺刀戰雖然激烈,但實際造成的傷亡反而不高。
王廷臣和白廣恩兵馬傷亡較大,死傷三千多人。二人的兵馬差一點就崩潰了。不過兩人的兵馬也殺傷了四百多韃子,韃子逃跑時候逃得慌張,也沒有把死傷韃子拖走。王廷臣和白廣恩就靠這四百多韃子首級報功了,急急割了首級。
清理完戰場,李植裝著一車車戰利品,往杏山城行去。
洪承疇已經得到了訊息,帶著親衛快馬趕到了杏山城。一進入城中,他就被李植那一車車的首級驚得滿面紅光。他似乎想到些什麼,有些無奈,卻又掩飾不住滿臉的興奮,抓著李植的手說道:“興國伯又立戰功了,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
二月十一日,李植在何家坳大勝滿清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的捷報,發到了京城。
皇極殿的朝會上,文武百官肅立兩旁,聽使者大聲頌讀薊遼總督洪承疇、監軍張若麒和興國伯李植聯名發來的捷報。
“斯戰,遼東總兵王廷臣、薊鎮中協總兵白廣恩解圍杏山,追擊東奴遇伏,三萬餘大軍被圍於何家坳,形勢危急。興國伯李植兵馬得警後火速支援,大戰濟爾哈朗於何家坳南嶺。李植鏖戰一時,擒斬滿洲韃子一千六百四十九級,蒙古韃子。。。”
聽到洪承疇使者的頌讀,朝堂上的文官們一個個臉色尷尬,有些說不出話來。
文官們的仇家李植又立功了。
算上在筆架崗清軍營寨的斬獲,李植已經擒斬清軍六千了。李植出關不過一個月,就已經斬獲這麼多。這天下強軍的名號,當真不是假的。
文官們有些尷尬。
此前他們大肆攻擊李植跋扈驕縱,甚至說李植有不臣之心,把李植踩到了腳底。那時候李植不急著出關援助錦州,而是在山東忙著辦報。天子幫李植鎮壓士紳,群臣立即圍攻天子,早已經把李植踩為亂臣賊子。
那時候,天子經常說的“李植是大明之中流砥柱”這句話,彷彿已經成為一個笑話,整日被文官們拿出來嘲諷。京城中更有人在街道兩邊的牆壁上寫諷言,諷刺李植“救國良將”的名號。
那時候李植被京城計程車人打為仇寇,茶樓中本來最熱門的戲曲《青山口》、《范家莊斬嶽託》,哪個還敢唱?一唱出來就被士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