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在這場討價還價中,朱由檢毫無疑問是弱勢的一方。這些年大明烽火四起,每次都是李植在關鍵時刻立功,李植已經成為朱由檢心中的中流砥柱。如今錦州告急,李植賴著不肯過去支援,朱由檢就對前線戰事沒有一點信心。

洪承疇的奏章也證明,沒有李植的明軍,在對陣清軍時候打得十分被動。想要解開錦州圍困,當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朱由檢的火已經發過了,發再大的火,最後還是隻有求著李植。如今哪怕李植違抗聖旨和朱由檢討價還價,甚至擅自賴在山東不出兵,朱由檢都發不出火來。

王承恩見天子又在翻看李植的奏章,拱手說道:“皇爺,李植這是賴在山東不走了啊?”

朱由檢嘆了口氣,說道:“也不全是。”

王承恩愣了愣,有些氣憤地說道:“皇爺聖明,奴才不明白,這李植說以到山東發報為條件支援錦州,如今報紙已經發了,他卻賴在山東不走。如何也不全是?”

李植的所作所為,王承恩也看不下去了。

王承恩當初鼓動天子同意李植在山東發報紙,是相信李植得了這個條件就會立即支援錦州。誰知如今李植得了便宜還要賣乖,不把報紙搞得妥妥當當堅決不出兵。王承恩有些後悔自己為李植說話,開始惱怒於李植遲遲不發兵了。

不發兵還公然上奏章來倒苦水,自古違抗聖旨者沒有這麼囂張的。

不過事到如今,天子反而沒有脾氣了。

朱由檢看了看窗戶外的皇城,緩緩說道:“李植的大兵一走,山東的報紙發行就要被士紳打翻在地。李植以在山東發報紙為條件支援錦州,如今大軍一走,這個好處就拿不住。所謂商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今眼看拿不住這燙手的錢,他自然不願交貨。”

王承恩愣了愣,問道:“皇爺的意思是?”

朱由檢看著窗戶,無奈地說道:“事到如今,只有朕出面,為他穩住山東的報紙發行了。”

王承恩一臉的驚訝,說道:“皇爺如何幫李植髮行報紙?”

朱由檢說道:“朕便派一千錦衣衛到山東去,明查暗訪,抓捕那些暗中刁難李植報紙的屑小。有這一千錦衣衛坐鎮山東,比李植一萬多虎賁師駐防更有效。李植再不需要擔心報紙被人打砸燒搶了。”

王承恩想了想,大聲說道:“皇爺,此時萬萬不可啊!”

“聖上,李植如今是天下士林嚴重的賊寇,恨不得殺之而後快。李植的報紙,就是李植反對士林的宣傳急先鋒。皇爺若是出動錦衣衛為李植的報紙鋪路,天下士林要如何看聖上?”

“若是士林把天子和李植劃為一體,那朝堂上的百官非炸了不可。恐怕那些文官們要和天子玩命!”

朱由檢吸了口氣,緩緩說道:“如今之際,只能讓李植的報紙先不要和天下士紳對著幹,每天只登載一些各地新聞大事。這樣士紳們也不會覺得這報紙這麼扎眼。”

王承恩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聲說道:“聖上慎重!”

“事急從權,此事就這麼定了,晾那些文官也不過死命上諫,指鼻子罵娘,玩不出新花樣出來。”

王承恩匍匐在地,說不出話來。

朱由檢站了起來,深吸了幾口氣。“這深宮中的空氣,越來越渾濁了,朕真想御駕親征遼西,出去看一看。”(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章 誰君誰臣?

十二月二十八日的皇極殿早朝上,百官沉默不語。

昨天,天子要動用錦衣衛為李植報紙護航的訊息一出,滿朝譁然。朝中諸公義憤填膺,皆言大明朝立朝二百餘年,還未曾有如此荒謬之事。

這幾個月,李賊禍害士紳,已經儼然是天下士林之敵。其報紙言論,足以誅心。若不是外患未平,內患滔滔,若不是大明需要李賊的兵馬,文官們就算把皇帝架空,也會調集天下兵馬征討李植。若是調二十萬大軍征討李賊,李賊的兵馬抵得住?李賊的兵馬再能打,一個能打十個?

也就是看在滿清重壓之下,國家需要李賊抵禦外敵,這才捏著鼻子讓李賊繼續在天津囂狂。

李植因為在天津向士紳收稅,被天下士子罵為李賊。京城的茶樓和酒館裡去年經常上演的《青山口》,《范家莊斬嶽託》的大戲,這幾個月也已經沒人敢演了。哪個人還敢演這幾處戲,要被士人砸了店。

這一次,天子徵調李植支援錦州,李植遲遲不發兵,已經令朝中文武連章攻擊了。李植和天子討價還價,是透過傳旨太監口頭傳話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