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忠誠度極高。這不但提高了李植團隊執政的穩定和效率,也從根本上保證了米尼步槍等一大堆科技秘密的保護。
當然,在具體做事的基層崗位上,李植看重資歷的同時,更看重個人品德。在基層崗位上,李植大量提拔接受過公德教育的中學畢業生,保證整個團隊品德上的健康,確保體系的廉潔高效。
第四個巡撫職位,吉林巡撫,授給了李植的二叔李道。
不過這個巡撫職位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東北三省的開發剛剛起步,遼東省的開發都不是一年、兩年都完成的。想開發到更遙遠更苦寒的吉林去,起碼還要再等幾年。所以這個吉林巡撫是不需要到實地去上任的,吉林當地只需要派駐一小支部隊維持秩序就可以了。
李道雖然掛著巡撫的官職,但還是在范家莊管理軍資軍需的生產。
不過李道還是很激動,把頭抬得好高。不管怎樣,他以後可以在旗牌上打出“吉林巡撫”的官職了,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他領了封賞後站回去,顧盼之間滿是得意神色。
眾人見吉林巡撫最終授予了李道,也是服氣的。李道是最早跟隨李植的元老,算是李興之後李植的第二個員工。這份資歷其他人比不了。李道雖然能力不是很突出,但做事也沒有什麼令人詬病的地方,管軍需品生產穩穩當當。
黑龍江巡撫李植沒有封給任何人,黑龍江的開發排在遼東和吉林之後,就更加有待時日了。
接下來是總兵的任免。
總兵的任免就沒什麼懸念了,幾個師長瓜分了四個總兵名額。李老四為天津總兵、鄭開成為山東總兵、鍾峰為遼東總兵、海上艦隊司令呂虎為黑龍江總兵。
而吉林總兵,則被授予了這些年屢立功勳的密衛大使韓金信。
韓金信聽到李植對自己的任命,有些吃驚。外界不知道韓金信的重要性,此前都傳薛三庫會做吉林總兵,沒想到最終這個總兵落入韓金信囊中。
韓金信跪在地上行禮,忍不住流下了兩行清淚。
當初自己因為閹黨案被打成過街老鼠,全靠典當傢俬過日子,髮妻因受凍病死。在這樣的絕境中,自己竟能得到李植的賞識,幾年之間青雲平步,如今竟做到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總兵位置上。
他朝李植磕了一個頭,大聲說道:“國公厚恩,臣百死不辭!”
李植看著激動的韓金信,笑道:“大使和髮妻有相濡以沫之情,我也不勉強大使再續絃。只是如今大使已經是總兵,不可後繼無人,誠宜在子侄中選取合適人物收為養子,以繼家門。否則到時候蔭一子為錦衣衛官員,大使卻沒有子嗣。”
韓金信磕頭說道:“國公關懷,臣備感榮幸!”
擦了擦眼淚,韓金信退到了臣屬佇列中。
巡撫和總兵都封完了,正殿裡已經是一片喜氣洋洋。其他的官僚們見大員們瓜分了要職,暗道接下來該輪到他們了,一個個充滿期待地看著李植。
接下去是知府和副將的授予。
。。。
####
顧老二站在“鎮遼號”的首層甲板上,看著那濃煙滾滾的輪船煙囪,臉色慘白。
臉色慘白是因為暈船吐的,實際上顧老二這幾天心情十分的激動。
他已經拿到了在遼東省的田莊圖冊,這便去遼東接受自己這次憑藉“功勳分”分到的田莊。
第六百七十四章 地主
遼東省地方千里,且不說未來開墾出來的新田,即便是現有的易於灌溉的土地,也是數量巨大。
後金攻佔遼東之前,遼東人口可觀。李植接觸的天津的民間人士一般認為遼東原有一百多萬人,這個數字是比較可信的。
當然,明代沒有做過人口普查,具體的數字無人知曉。《明史》《張慎言傳》中說後金攻陷遼東後,“遼人轉徙入關者不下百萬”。這樣的遷徙數量加上被後金韃子屠殺的,合起來算原有遼人大概就是一百多萬。
但也有認為人口更多的,《條陳要務疏》《明經世文編》中說遼東逃亡人口“至二百餘萬”。如果採信這個數字,則遼東原有人口估計在兩、三百萬左右。
但不管哪個數字,都證明遼東擁有大量拋荒的熟田。這些田地稍經打理,就能變成富饒的旱田。
如今遼東省這些拋荒的旱田,全部分給了李植麾下的各色人員。
這些田地的分配是以功勳分為標準。跟隨李植做事時間越長,功勳分越高。從事的事情貢獻越大,功勳分越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