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芯科技5年,即公元前2001年,李飛正式在深芯科技大廈改變稱呼,由李工,變為李總, 這樣稱呼的改變, 如同戰國時代的秦國, 從一個薄弱,受他國欺壓的國家,經過痛定思痛,對秦國進行大刀闊斧地改變,一躍成為強國,與中原6國一決天下。 同時,隨著秦國的實力大增,秦國的君主的稱呼,發生了變化,由公,變為王, 而這一變化,是從秦惠文王開始, 不過,在當時,雖然秦國強大之後,君主仍然是以公稱呼,也就是秦孝公, 這樣的意思,雖然說,秦國打敗了魏國,只是化解了秦國了被吞併的風險,但是,以目前實力,仍然是地方諸侯, 直到,與中原6國,一番較量之下,接連,打敗中原6國, 處於這樣有利的局勢,秦國才改變了君主的稱呼,以王自稱, 也就是秦國第一個稱王:秦惠文王。 至此,周天子還親自過來,進行封賞,給予王的爵位, 而秦國的君主爵位改變,由公變為王,是用了數十年。 可見,歷程是多麼的艱辛。 … 所以說,深芯科技公司,與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之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說深芯科技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擁有CMOS工藝FM收音機,藍芽技術,還有MP3,MP4,在某些領域上,處於壟斷, 但是,要想走出去,與國際科技公司巨頭,IBM,英特爾,索尼,飛利浦,三木桑…等公司,面對面的較量,實力還是不足, 簡單的說,深芯科技公司,只是一方諸侯而已, 只能,暫時低頭研發技術,儲層實力 … 當深芯科技公司,真正地與世界科技公司,面對面較量,利用自身的實力,在加上謀略,完勝對方,獲得了想要的專利技術, 那麼,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深芯科技公司,已經不再是侷限於技術,和國內的市場, 需要放眼全球,與全球的科技公司,各行各業,一起競爭,一決天下。 …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李飛改變了稱呼,這並不是簡簡單單地改變,而是,以稱呼,時刻提醒著,李飛, 深芯科技公司,再也不是一家小公司,是肩負著國內的未來科技發展, … 而李飛,不再是以工程師的態度,經營著深芯科技公司, 而是以總經理的身份,商人為主,工程師為輔,管理著大深市晶片產業有限公司, 所以,一旦決定,一定要慎重,從多方面考量: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市場…。 這是與工程師,完全不同的。 … 除了改變了身份稱呼,還有改變公司內部管理,技術研發,讓其更加專業化,更加流程化,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直技術研發,在專案與技術上區分, 李飛就作出一個決定,全部以技術作為區分,例如:射頻PA功率放大器,之前是放在各自的事業群,手機和OFDM通訊, 現在全部調出來,成立一個專業的射頻PA的事業群,如果產品線,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從深芯科技公司獨立出去,成為一家專業的射頻PA公司,其公司的性質如同:AKYWORKS,瑞薩…等等。 … 另外,李飛還對公司其它部門進行改變,例如財務部門,讓財務參與產品定價、成本估算和核算, 從而避免產品,在研發和生產環節,造成浪費,導致成本走高、利潤下降,而出現了財務危機, 還有,財務管理上實現了制度、流程、編碼和表格的‘四統一’,透過在ERP中的財務系統建立了全球財務共享中心,具備在4天內完成財務資訊收斂和結賬的能力 … 這樣的話,有效控制成本、降低費用,運營效率顯著提升,而且回款狀況良好、財務風險得到控制。 … 當然,除了研發技術部門,財務部門,還有行政部門,關於國外人才引進,也同時制定了相關的措施, … 那麼,在2001年,深芯科技公司,進行全方面的改變,應對公司在未來的發展,在世界科技產業上,佔有一席之地。 … … 深芯科技公司獲得了圖形技術專利之後,並且,在香巷科技城成立一家分公司。 如何用好圖形技術,這是李飛非常認真考量的。 一開始,李飛準備進入電腦行業,因為英特爾,為了懲罰軟微公司,雙方私下達成一致,商業利益互換, 可是,李飛想到電腦圖形技術,是比較複雜,再加上,目前公司,國內沒有熟練的圖形技術研發工程師,所以,要研發出,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樣的話,不利於公司現金流。 另外,目前市場上,圖形晶片市場,競爭很激烈,包括3DFX,英偉達,ATI,S3、Matorx…。 … 處於市場的考量,李飛決定先進入遊戲市場,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