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帶,工業沿著東京灣西岸東京和橫濱之間發展,成為京濱工業地帶,向東、北擴充套件,則成為京葉工業地域,是日本發展加工貿易的心臟地帶。
在工業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遭遇了嚴重的汙染問題,例如常年能在水中檢測出二噁英等有害物質、水底底質以至水生生物體內嚴重積聚等。
可是東京政府發現這些問題後,在八十年代重拳出擊整頓東京灣水質問題,關閉大量高汙染企業,隨後只用了不到五年時間就重新將東京灣變成了優質漁場。
秦時鷗瞭解這件事之後,就忍不住撇嘴,國內總是喊環境破壞難以恢復,不是不好恢復而是政府為了經濟根本就不想恢復,學東京政府下血本狠狠收拾那些高汙染企業,偌大中華怎麼就不能恢復錦繡山河了?
新宿區開出東京郊外,很快就看到了東京灣,這座海灣有多摩川、鶴見川、江戶川、荒川等多條河流注入,本來這是好事,河入海河流多,那就意味著浮游生物多,魚類餌料豐富。
可是,由於東京灣的灣口太狹窄,灣內海水難以與外海海水交換,這樣浮游生物太多了,無法被海水帶動進入太平洋,所以經常發生紅潮事件。
如果要參觀東京灣,最合適的地方是接近外海的浦賀水道,哪裡水質優良,有珊瑚生長,加上黑潮的影響,漁業資源特別豐富。
可惜時間來不及,秦時鷗和薇妮就在東京灣沿岸逛了起來,他人在海灘上走,海神意識已經放入了水中。
恰好,他們到達的時候一片海灘上舉行了一場春節漁業養殖相關知識報告會。
報告會是露天性質的,誰都可以去聽,秦時鷗湊上去看了看,是東京水產大學組織的一場報告會,他就帶著薇妮在外圍站定聽了起來。(未完待續……)
521。帶走海豚(繁花加更1/5)
主持講座的兩個六十歲左右的老頭,秦時鷗看介紹說這兩人都是東京水產大學近海養殖方面的專家,有一人還是博士生導師。
看到秦時鷗和薇妮走過來,有組織講座的學生上前遞給他們一份宣傳手冊。
秦時鷗撥拉開看了看,都是日本,看不懂,不過他能看懂魚,裡面是有關琥珀魚和真鯛的介紹,應該是介紹這兩種魚的養殖。
薇妮只懂簡單日語,秦時鷗連簡單的都不懂,這樣兩人聽不懂講座,聽了一會就離開了。
但在這個過程中,秦時鷗能感受到來聽課的漁民、漁場主們所塑造出來的認真氛圍。
地面上的學習要麼需要懂日語溝通、要麼得懂日文,到了海里就不用了,海神意識在進入東京灣,立馬高歌猛進。
儘管之前東京政府拿出大力氣整頓過東京灣的環境,可海灣裡的水質還是很差,畢竟有兩個工業帶圍繞在旁邊,加上每天那麼多遊客、那麼多船隻進進出出。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海灣裡海藻長勢很差,海神意識貼著海底瀏覽著,隔三差五才能看到一簇簇海藻,不像大秦漁場,近海水域的海底幾乎可以稱為草原。
海藻、水草和魚蝦不一樣,它們對水的酸鹼度很敏感,水質髒沒什麼問題,營養少不太要緊,可如果生存環境的酸鹼度不適應,那幾乎無法生存。
這點和海洋有關,自古以來海洋廣袤,在工業革命之前。各大海域的海水酸鹼度幾乎維持不變,故而在這些海域繁衍生存的海藻就沒有進化出對酸鹼度的耐受性。
沒有海藻水草。但東京灣裡的魚類還不少,鰹魚、鯛魚、鰣魚、鰈魚、秋刀魚、三文魚之類都有。另外烏賊、魷魚等軟體生物也很多。
秦時鷗找了找原因,只能說東京灣的人工海礁建設成功,因為海灣有多個河流入海口,故而帶來了大量浮游動物進入海底。
海灣裡人工海礁多了,海底水流衝擊海礁往水面遊蕩,自然帶上了浮游生物給魚蝦做餌料,帶動了這個地方的漁業資源。
這次來東京灣,秦時鷗就來看人工海礁的,東京水產廳用一切可用物資來建設海礁。小型廢船、石塊甚至是一些廢棄的木質傢俱。
東京灣比較淺,故而對海礁高度要求比較低,秦時鷗看到那多廢棄傢俱如桌椅板凳之類扔在海底的時候還以為是日本人處理垃圾。但仔細想想,人家這是用便捷方式建築海礁呢。
海神意識如今能量充沛,所行之處,海魚感受到海神能量就親暱的跟了上來。
沒過多久幾條小小的海豚也出現了,這些海豚都不到半米長,還是小不點,它們調皮的在海神意識控制的水域裡翻滾嬉戲。偶爾跳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