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8部分

天爺卻不能抹殺河北男兒的抗爭。他們曾經像野草一樣被踐踏,被屠戮。他們也曾像野草一樣燃燒起來,照亮黑沉沉的夜空。

這天下也許註定要姓李了,可那跟自己有什麼關係?自己抗爭過,戰鬥過,讓貪官汙吏們聞名色變,讓豪強大戶從此夜不能寐。如果姓李的傢伙今後像姓楊的傢伙一樣混蛋的話,照舊有人會跟自己過去一樣,拿著錘子、斧頭、柴刀、鋤頭站起來,給他一個血淋淋的教訓,讓他從此不敢對草民小視。

第二波唐軍很快也被殺散。石瓚的侍衛陣亡人數是敵軍的雙倍,再也護不住他的兩側。他完全當做自己沒看到這種情況,繼續揮動戰錘衝殺。第三波敵軍圍攏過來,圍著他來回打轉。石瓚每三錘之間,肯定能擊一人落馬。但他身上也慢慢見了紅,混著敵人的血流下,與地面上的血漿混在了一起。嬌豔如火。

那些傷不會令他感覺痛苦,反而令他愈發地勇悍。一名校尉打扮的傢伙吶喊著衝過來,手中橫刀在夕陽下畫出一道閃電。石瓚輕鬆地看破了閃電的軌跡,舉起戰錘迎上去,將橫刀敲了個粉碎。然後順勢一掃,敲爛對方的鼻子和腦門。

“大唐!”又一名敵軍衝了過來,長槊刺向他的小腹。石瓚側身避開,藉著戰馬對沖的速度,一錘砸在了對方的胯骨上。他聽見那人厲聲哀號,嘴裡再吐不出完整的話語。幾名步卒冒著被戰馬踢翻的風險衝上來,將傷者推下坐騎,割下腦袋。

那幾名勇敢的步卒很快被唐軍用橫刀砍死。石瓚撥轉戰馬,衝過去,將兇手一一砸落馬下。殺人者必被殺,誰也不能例外。這就是公平,他能給予的公平。憑什麼有些人生來就高高在上,有些人卻一輩子都要做牛做馬?憑什麼有些人天天錦衣玉食,有些人卻要用泥土和樹葉來果腹?同生天地間,誰又比誰矮了多少?如果活著,沒有公平可言。那麼,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應無分貴賤。因為死亡是這世間最公平不過的,皇上他二大爺也好,草民他三孫子也罷,都只有一條爛命,最後找不到第二個結果。

已經多久沒這麼酣暢的廝殺過了,石瓚有些記不清。他依稀記得,幾年前,於一個不知名的小河旁。自己跟程名振兩個聯**敗了雙倍與己的唐軍。那場仗,敵人一樣裝備精良,一樣訓練有素。但他和程名振贏了,贏得乾淨利落,痛快淋漓。

那樣的戰鬥,才真的過癮。一個又一個敵人倒下去,一個又一個敵人撲上來。手臂越揮越沉,他的心情卻越來越輕鬆。“放下兵器,饒你不死!”他聽見有人在自己耳邊大喊,卻無法看清對方的面孔。順著聲音的方向推出戰錘,錘頭卻沒有返回擊中目標的反衝力。一陣劇痛從胸口處傳來,石瓚臉上露出了笑容。終於結束了,對麼?他如釋重負,微笑著倒在了血泊當中。

“匹夫之勇!”有人不屑地啐罵。

“是條漢子!”羅士信跳下坐騎,將石瓚的屍體從血泊中撈了出來,端端正正地擺在他的戰馬旁。

第三章 浮華 (五 下)

唐武德四年,春,三月。秦王李世民將飛虎軍三千,大破竇家軍先鋒石瓚、殷秋所部三萬。趁亂詐取虎牢關。石瓚戰沒,殷秋被俘,參軍張說率餘眾投降。竇家軍三萬先鋒,逃回去給報信者不足二百。

此番南下救鄭,竇家軍共計出兵近二十萬。可充當前鋒的三萬人連個水泡都沒冒起來,就被李世民帶領三千騎兵給全殲了,對士氣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諸將對前途感到憂心,紛紛勸說竇建德北返,暫且避開李世民鋒芒。隨後或者採取圍魏救趙的故伎,攻打大唐的上黨、太原一帶,逼李世民從洛陽撤兵。或者沿黃河北岸直趨關中,威脅唐軍的後路。但竇建德堅持認為:大夏和大鄭護衛犄角,唇亡齒寒。鄭今倒懸,亡在朝夕,如果此刻舍之而去,是畏敵而棄信的小人行為,必將遭到天下豪傑恥笑。是以無論如何不能半途而廢,寧可多遭受一些損失,也要把李世民的注意力從洛陽城下吸引過來。

諸將無奈,只得追隨竇建德在虎牢關外苦戰。李世民有了雄關做後盾,又陸續得到了李世績(徐茂公)、李元吉的增援,打起仗來越發得心應手。接連數戰,都以毫無懸念的優勢擊敗竇建德。殺其麾下善戰猛士十餘人,生擒其心腹王琬。又派遣王君廓抄到竇家軍背後,切斷糧道,活捉竇家軍運糧官張青特。

河內大總管王君廓乃山賊出身,最擅長的就是攔路搶劫。竇建德幾番從河北調糧,十回當中,倒有七、八回落到了他手裡。李世民知道王君廓愛財,對所獲糧草不聞不問。如此一來,王君廓愈發積極主動,竟然把竇家軍的驛道也給切斷了。竇建德軍中諸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