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不得而知,想來過幾天就會有訊息傳出,但願已經平息。
幾天後,皇帝廢黜蕭瑛太子之位的訊息,傳到了滄州,人人震驚議論紛紛。
王詡知道以後,同樣吃驚,當天竟然是太子逃竄和朝廷對抗?!難怪當時有幾千人湧了過來,但……,追殺她的人又是怎麼回事?難道也是太子派的?這裡面一團亂麻理不清楚,暫且丟到一旁。
比起朝堂政事,他更關心床上躺著的那個纖柔女子。
鳳鸞已經甦醒過來,但是由於失血過多,身體元氣大傷,只能睜眼一會兒,就虛弱的又昏睡過去。王詡為她求遍了滄州的好大夫,但是這種傷勢,並沒有任何特效藥物可用,能夠活著就算不錯。只能每天運內力先替她養護心脈,再加上藥物,然後期望慢慢調養,早點好起來。
然而很快,發生了一件讓天下人都震驚的事!
在皇帝廢黜太子後,沒過幾天,巢州王和蕭瑛便說皇帝年事已高,以至被身邊奸佞小人矇蔽,扯了一張 “清君側、誅小人”的大旗。然後以巢州為中心,將永州、長信、高坪等幾個州縣,圈在一起,儼然已經是一個小朝廷。
估計要不是巢州王本身別有心思,都扶植蕭瑛登基了。
到底是皇帝真的被人矇蔽了?還是太子謀逆呢?正在天下人猜疑不定之際,巢州王和蕭瑛忽然舉兵北上,並且首戰告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一座城池!
皇帝得知訊息以後,勃然大怒,將範皇后和肅王嚴密監視起來,然後任命六皇子蕭鐸為平亂大將軍,領二十萬大軍南下。同時下旨,讓在南面沿海征剿流寇的七皇子蕭湛,令其火速北上,和蕭鐸形成兩面夾攻之勢,一起剿滅謀逆的廢太子蕭瑛和逆反的巢州王,以平定天下動盪之局。
天下大亂。
滄州也陷在動盪不安的波及之中,打仗的事可沒個準兒,不說真的戰火焚天,就算是抓壯丁,奪糧草,滿城雞犬不寧就夠受的了。王詡不得不帶著鳳鸞離開,既不敢這個時候往北上京城跑,也不敢南下,只能儘量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