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下江南觀看你和高萬峰的對決,原是趙思睿小王爺在家宴上提出來的。那時魏王、楚王、秦王都在場。趙思睿小王爺一提,皇上立刻就答應,然後就讓楚王領頭,帶子侄來江南見識一番。楚王不好推辭,只能答應。
老夫當時雖不在場,但事後推測,只怕趙思睿小王爺的這個主意,是當今皇上替他出的,不但如此,皇上設那次家宴,也是事先準備好的,目的就是想讓趙思睿小王爺在那次家宴上說出那個主意。”
馬小知笑道:“皇上這樣做,自然是想讓楚王遠離京城,這樣他才好安排人對付楚王。”
王管家讚許地點了點頭:“你果然進步了許多,聽話即能知音。不過因你對京城形勢不瞭解,只猜對了一半。皇上的安排,只不過是和呂雲起宰相攤牌,說服他支援趙思睿王爺而已。但依老夫看來,皇上想要說服呂相,只怕很難。楚王之所以放心離京,也在於此。”
馬小知哦了一聲:“這個呂雲起宰相究竟是什麼人?居然敢不買皇上的帳?”
王管家搖了搖頭:“這個呂雲起宰相,可謂我大宋第一能相。只是他弄權地手段,也非常人可比。皇上這幾年經常生病,這位呂雲起大人,將朝政打點得有條不紊,正因為他得力,皇上才能放心養病。只是呂大人在打理朝政時,順便也將能接替他地人全部除了。如此一來,皇上只能依靠他,不然朝中就會生亂。如今皇上對他,是想除不敢,不除又覺得扎手。嘿
正文 第四十章 京師門
第四十章 京師門
馬小知不禁好笑,自己和高萬峰的金陵之戰,旁邊看熱鬧的人可謂各懷心思。皇上想借此次機會擺平宰相,趙思睿王子想深交各地和永嘉派有舊的官員,各地官員也想結交幾位王子,為將來的仕途鋪路。只是不知楚王和他的大兒子趙思聖是何想法,難道他們真的是一心來看熱鬧的?只怕未必。
他於是問道:“王管家,你覺得三位王子,誰勝出的可能大一些?”
王管家搖了搖頭:“不知道。裡面變化太多,沒到水落石出時,我也算不清楚。如今京城裡的人按年齡給三位王子排了序,大家都叫楚王的大兒子趙思聖為大王子,叫魏王的二兒子趙思哲二王子,叫我們的劉掌門小王子。
如今的局勢,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二王子趙思哲已經出局。據說他已答應皇上一心輔助小王子趙思睿。看來他是沒機會成為太子了。
大王子趙思聖雖然不得聖心,可宰相呂雲起支援他,他也深得朝中大臣擁戴,大家都說我大宋積弱有年,而大王子趙思聖天性剛毅,若他做了皇上,倒可以重整朝綱,立我大宋之威。
至於小王子麼,雖然皇上心中想立他,並且也有我們禁軍的支援,可他有一個天生的弱點,那就是他孃親是遼國公主,這個訊息只要走露,朝中所有大臣只怕都不會答應。所以說沒到最後,誰也說不清楚。”
王管家說完。又嘆道:“掌門,金陵的事一結束,你就去京城吧。一來去朝中見見世面,二來若有可能,可以幫我一下,畢竟我只有你一個徒弟。我已在朝中替你打點過了,你入京後。就可以進翰林院做待詔。”
馬小知點了點頭,王管家讓自己去京城。自然不會害自己地,自己對世上其他所有的人不放心,也會對王管家放心。
這幾天他一直想不通他父親的事,現在遇上王管家,正好請教一下,王管家是朝中大臣,說不定知道自己父親的事。於是就把整個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
王管家就道:“你爹的名字我倒是聽說過,只是和他沒什麼來往。”聽完了馬小知的話,他笑道:“當年你爹上奏摺支援二王子趙思哲,後來不但沒事,而且升了官,這事我倒知道原因。二十多年前,東京汴梁的大相國寺旁,忽然出現了一個名字叫京師門地小派。”
馬小知趕緊道:“你能不能直接告訴我原因,不要扯別的事?”
王管家一笑,若是別人打斷他,只怕他就沒這麼好地脾氣了,現在馬小知打斷,他倒覺得親切。於是他道:“因為只要我把這事說出來,你自己就可知道是怎麼回事。”
馬小知只好聽下去。
王管家道:“這個京師門自然是個棋派了。我大宋京城自古繁華,故而棋派眾多,加上我永嘉派和那龍虎門的分堂,大大小小不下幾十個。幾十個門派中,那京師門可謂最小,不過是個小院子,裡面四五個人而已,京師門掌門的名字,江湖上從來沒人聽說過。在大家眼中。它自然是個不起眼的小派。
那京師門內。掌門幾乎很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