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角度來看,戰爭已經結束。”
波蘭軍隊殘部於9日撤退到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繼續防禦,後備軍“普魯士”軍團倉促之間投入戰鬥。似乎是為了證明波蘭軍隊並不是“兔子”,波茲南軍團從9日起強渡布祖拉河,向東南方向的德軍第8軍團側翼實施反突擊,企圖衝破重圍,與華沙守軍會合,德軍遭到了開戰以來最嚴重的威脅。
維斯瓦河以西,德軍將計就計。南方集團軍嚴令第8軍團不準後退,頂住波蘭軍隊的反攻,將波蘭軍隊主力吸引在維斯瓦河以西,急調12個師的兵力,快速前進,一舉合圍波蘭軍隊“波茲南”和“波莫瑞”兩大軍團,經過激烈的戰鬥,至9月18日,除一小部分波蘭軍隊突出重圍外,其餘2萬大軍全部被迫投降。
維斯瓦河以東,德軍統帥部不給波蘭軍隊以任何喘息的機會,趁波蘭軍隊立足未穩,又張開了一隻大口袋,德第14軍團於11日強渡桑河轉而北上,星夜兼程,於15日佔領盧布林地區的托馬舒夫。北方集團軍第3的部隊快速沿布格河南下,於15日攻佔佈列斯特。17日,南北兩支大軍在海烏姆會合,波蘭軍隊的大部分部隊被裝在這個大口袋之中。經過激戰,波蘭軍隊於9月18日完全崩潰。波蘭軍隊的9個步兵師、3個騎兵旅的全部、11個師的部分兵力被殲滅。波蘭軍隊經過這兩次戰鬥後,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德國軍隊在波蘭的快速推進,使蘇聯再也無法坐住了。17日,蘇聯政府以“波蘭實際上已不復存在”,“蘇聯不得不擔當起保衛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居民的使命”為藉口,命令幾十萬蘇聯軍隊越過蘇波邊界,進入波蘭,在比亞威斯托克、佈列斯特――裡托夫斯克和列沃夫,一直到喀爾巴阡同一線,與德軍會師。在這一線以東的德軍主動撤退。
18日,蘇聯《訊息報》刊登一幅地圖,該地圖示明波蘭東部屬於蘇聯,西部屬於德國。28日,兩國簽訂了《德蘇邊境友好條約》共同瓜分了波蘭。事實上,蘇德兩國是根據蘇德條約附加秘密議定書的規定,即“屬於波蘭國家的地區如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將大體上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瓜分波蘭的。
之後,德國掉轉矛頭,指向了丹麥和挪威;而蘇聯則開始對芬蘭進行領土要求。。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六章 第三節
在所有的帝國主義國家中,沙俄無疑是最貪得無厭的了。十月革命之後,在列寧的領導下,蘇聯政府開始收斂。但是,在列寧同志過早的去世以後,蘇聯政府就越來越背離國際主義的道路了。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鑑定,蘇德雙方達成劃分東歐勢力範圍的默契後,蘇聯更逐步走了帝俄侵略擴張的老路。
德波戰爭爆發後,蘇聯政府以“防止戰火東延”的藉口,準備建立一道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防線――“東方戰線”。
作為第一步,於1939年9月17日,在波蘭敗亡之際,蘇軍進入波蘭東部靠近蘇聯的西部烏克蘭和西部白俄羅斯,並透過所謂的公民投票,將該地區併入蘇聯,而與此同時,撤退到東部的約三十萬波蘭軍隊被蘇軍繳械,不願與蘇聯合作的約一萬名波蘭軍官被殺害於卡廷森林。蘇聯還準備用同樣的手法,得到波羅的海三國和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地區(後來的確這樣幹了),而這一切,在部分蘇聯人看來,只是收復沙俄時期的失地而已。
在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之後,斯大林又把目光移到了芬蘭。芬蘭在十月革命前,也是沙俄的地盤,也是要“收復”的,而且在蘇聯看來,芬蘭簡直就是帝俄的殘渣餘孽,他的主要領導人如曼納海姆本來就是貴族出聲的沙俄將軍,而且在蘇聯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芬蘭曾被英法等帝國主義看作是進攻蘇聯的橋頭堡。蘇聯也明白,所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只是在對雙方都有用的時候才能存在,只要其中一方認為其失去價值,條約馬上會成為廢紙,考慮到蘇德之間必有一場惡戰,而芬蘭的邊界又離蘇聯重鎮列寧格勒太近,如果德國進攻蘇聯,芬蘭是一個極好的跳板,會給蘇軍在西北部的防禦造成一個大麻煩。因此,蘇聯需要控制芬蘭,猶如波羅的海三國一樣。
1939年十到十一月間,在蘇聯政府的一再要求下,芬蘭政府被迫與蘇聯就邊界問題在莫斯科進行談判。蘇聯提出把列寧格勒地區的邊界向北推移20-30公里,蘇聯則以二倍的領土作為交換,並要求租借漢科半島30年。在芬蘭建立軍事基地,允許蘇聯海軍在芬蘭特定的港口停靠,擴充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成為互助條約等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