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生死存亡的大事,其中帶頭的是名叫藤野總一郎的日本人。

對現在的和田一夫來說,任何一個希望的訊號都是大海里唯一的救生圈,他忙打起精神趕過去。踩在柔軟的沙子上,他打量著一群人中被眾星捧月般環繞的年輕人,他向太平洋海面指指點點,那位被他的助手誤認為是帶頭人的藤野總一郎畢恭畢敬的跟在他後面。

是哪家日本大財閥的繼承人嗎?和田一夫心中升起一絲疑問和恐慌,他們家是地道的平民出身,對於控制日本經濟的世襲財閥瞭解不多,平時也感受過財閥的目中無人,他寧願把總部搬到香港,原因之一就是不願被這些財閥世家所控制。

藤野總一郎走上前來了個日式標準的90度鞠躬,隨後遞上名片道:“您辛苦了,我是中星國際的藤野總一郎,這是我們的社長楊星君。我們專程從香港過來就是希望和和田桑談談。”和田一夫在香港呆久了,對於藤野總一郎是名香港公司的員工到沒什麼詫異,但得知了楊星的身份後有些激動。

“善財童子”、“神奇小子”、“最年輕的香港上市主席”這些光環集中在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身上,是最近香港財經界津津樂道的談資,和田一夫自然有所耳聞,最讓他心動的就是前不久他剛融得10億美元的訊息,對於風雨飄搖中的八佰伴集團來說,眼前的楊星就像聖經裡騎著白馬來拯救八佰伴的白騎士!

楊星並沒有日本企業家之間談話時慣常的客套,他把指向太平洋彼岸的手轉向身後,“我聽說和田君曾經夢想建設一個遍及世界的百貨帝國,現在可能有些挫折吧,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機會,這次你在大陸、香港等地的業務還沒受影響,日本失敗了,不代表中華圈裡沒有機會,你當初執意把公司總部搬到香港不就是為此嗎?我手下也有一家商貿公司,正缺乏熟悉海外的主管,有興趣一起重振八佰伴嗎?”

在熱海八佰伴日本總部等待多時日本財經界記者望眼欲穿,八佰伴日本公司宣佈破產前的總負債額為1

643億日元(摺合約1第一市場上市的第一家破產大型百貨公司,同時也是日本戰後百貨業界最大的一次破產事件,因此註定會震撼日本和亞洲商界。其中的新聞素材可是每個財經記者都夢寐以求的,所以得到訊息的很多日本記者從全國各地趕來,把八佰伴公司大門圍的水洩不通。

但據說下午就辦好破產手續的公司總裁和田一夫現在都沒出現,暮色漸黑仍沒看見他的影子,等了一天的記者們都有些不耐煩樂。其中幾個年輕的記者沉不住氣叫嚷起來,“不是因為破產,覺得難以承擔壓力,自己先逃跑了吧?”

“誰說我會逃跑?”一個威嚴的聲音從人群外響起來,大家不由自主的紛紛往兩邊讓開,給和田一夫矮小挺拔的身軀留出條通道來。八佰伴的很多員工都知道公司的許多貸款都是以和田一夫個人名義作擔保的,公司破產後他將承擔2000億日元的債務,不是沒設想過他臨陣脫逃,但現在看見自己的社長堅定的站在面前,不由熱淚盈眶的紛紛鼓起掌來。

坐在神戶通往東京的東海道新幹線火車上,楊星和馬三奇他們沒時間欣賞沿線的美景,反而集中討論起這次八佰伴破產給星海商貿帶來的幾點教訓。剛談完八佰伴公司擴張太快而缺乏強有力的金融,現在他們又談到八佰伴另外存在的兩個問題——沒有明確的定位和人才培育落後。

馬三奇分析到,八佰伴沒有一個銷售給明確物件的經營戰略,在向海外進軍的過程中,一會兒以日僑為物件,一會兒又轉向當地人,不僅不斷改變銷售物件,還不斷改變經營方式,始終在超市和百貨商店間搖擺。

他接著分析,如果收購成功,需要定位細分新公司的經營物件,利用八佰伴在東亞各國的名氣向中高檔百貨商店的方向發展,要選擇向內地新貴和海外華僑等亞裔中產階級推廣,原先收購的大丸百貨以及國內收購的多家百貨公司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和多個網點,隨著國內逐漸富裕而成長起來的城市白領階層,將有一個非常廣闊的前景。而星榮超市則主打城市中低收入階層,星樂電器依然主打電器連鎖。

隨著星海商貿形成涵蓋高中低各個階層的零售網路,人才培養一定要跟上。當年八佰伴海外擴張時對於這個問題就犯了錯誤,他在

90年代初也採取了一些培養國際企業人才的措施,但事業發展速度太快,人才貯備一直跟不上。八佰伴集團內部有個共識,“和田一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前鋒,只是無人能替他把守住後方。”對此楊星他們深以為戒。

並且楊星還在考慮,不僅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