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急等來首映的觀眾並沒有失望。
電影院裡,首批觀眾出來之後就開始化為了自來水。
豆豆網上的評分並未降低。
依舊是保持在9分以上。
當然。
並不是沒有人吐槽,這個吐槽是在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比如神驚追求王文師哥這一幕,再比如2.5次元的幾個妹紙演技有點浮誇等等。
可這並不是重點。
純新人再加上幾個業內不怎麼出名的演員就能把這部電影演的如此之棒。
你還能再要求什麼呢?
電影裡的眼鏡也是演技真的相當線上了,他完美的把‘賤賤的’這個給演的相當厲害了。
當然,在這些討論之中,有些人卻是對於‘鬥琴’這個片段並不理解。
比如餘林生再次說道:“有哪位大能能分析一下‘鬥琴’這個情節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贏了呢?”
“是啊,我也是不理解。”
“對,對,求解釋啊。”
……
在這些人的討論間,終於有一位民樂大師站出來說道……
我來給大家講幾句,其實電影之中民樂之所以贏完全就是贏在了嗩吶。
若沒有嗩吶,這場鬥琴我認為西洋樂肯定是要贏了。
其實這幾年民樂已經在逐漸的發展與擴大,但是相比較於西洋樂的扶樂確實是差了一些。
好了,我們說回正事,說回鬥琴。
兩邊的樂器都是各應的,一人一句,而且鏡頭都是給到了學生的身上,可以說是見招拆招。
千指大人一曲《廣陵散》開場,盡顯殺氣,此曲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鬥氣氛的樂曲,全曲貫注一種憤慨不屈的浩然之氣,“紛披燦爛,戈矛縱橫”。以此曲起手,想是心裡憋屈好久了,抱著一決生死的念頭。
稍後西洋樂器豎琴接招,豎琴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撥絃樂器之一,選曲為《德彪西:第一號阿拉伯風華麗曲》。與古箏同為古老的撥絃樂器,選曲又是舒緩平和,顯然是有備而來。
……
這個分析可以說是非常的厲害了。
這位民樂大師在微.博上雖然粉絲不多,但是關注他的都是圈裡的人。
算是資歷很不錯。
最後,他說道:“之前和陳驚發生過口角的學嗩吶的同學挺身而出,為民樂救場,有如神兵天降——雖然“神兵天降”是抗日神劇中常見的橋段,不過嗩吶的音色變化的確不是古典西洋樂器輕易懟得了的,尤其是在學生對樂器的掌握還不夠出神入化的情況下。這也是為什麼民樂會勝利的原因所在。”
這篇微.博稍後被一眾影評人紛紛轉發。
“尼瑪,長知識了啊,竟然是這樣的?”
“我去,一部電影竟然還有這麼多門道啊。”
“厲害了我的鍋啊。”
“樓上,這是電影,你扯什麼鍋呢?”
“呵呵,皮一下,最近求生欲有點旺盛。”
……
一時之間因為這位民樂大師的討論反倒是讓《閃光少女》一時之間逼格高了很多。
青春題材的片子近來確實是呈現了利好之勢,很多導演也都是憑藉著青春片算是強勢歸來了。
但是校園青春片取的成績的還真不多。
或者說林塵這一部《閃光少女》算是給很多人一個方向。
那就是沒有流量擔當、沒有大腕的電影依舊可以獲得不錯的口碑。
看看這部電影吧。
張欣然、吳軍朋兩位年輕人根本就沒有演過什麼大的角色,屬於剛剛出道慢慢積累的階段。
至於林曉、莎莎、寧寧、淼淼等人則是純新人。
其它演員也都是屬於沒有票房號召力的。
但是。
就這麼一個陣容卻是口碑炸裂了,今天上午兩場結束之後,豆豆網上的評分依舊是保持著9分不降。
至於網上也是開始了打CALL。
二次元小夥伴們開始了全國各地應援了。
“我在北東哈市,我為《閃光少女》打CALL。”
“我在北河石市,萌萌噠的二次元,我為《閃光少女》打CALL。”
“我在山省泉城,我為《閃光少女》打CALL。”
“魔都小夥伴動起來,《閃光少女》不必看,二次元威武。”